匕鬯的拼音、解释、组词
匕鬯的简介:
bǐ chàng
1.《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王弼注:"匕﹐所以载鼎实;鬯﹐香酒。奉宗庙之盛也。"后因代指宗庙祭祀。 2.泛指饮食用具。
1.《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王弼注:"匕﹐所以载鼎实;鬯﹐香酒。奉宗庙之盛也。"后因代指宗庙祭祀。 2.泛指饮食用具。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匕,古代取食的用具;鬯,秬麦酿的香酒。「匕鬯」指古祭祀宗庙时所用的器具。《易经.震卦》:「震惊百里,不丧匕鬯。」三国魏.王弼.注:「匕,所以载鼎实。鬯,香酒,奉宗庙之盛也。」《旧唐书.卷八.玄宗本纪上》:「故知有大勋者必受神明之福,仗高义者必为匕鬯之主。」
《匕鬯》这个词汇并非一个独立的成语或者常用词组,而通常是作为一个文化历史概念出现。在古代中国,“匕”指的是勺子一类的餐具,“鬯”则是一种特定的香酒或祭祀用的礼器。因此,《匕鬯》有时被用来形容某种礼仪、仪式或者祭典活动。
在古籍文献中,“匕”和“鬯”常常作为祭祀礼器的一部分出现,它们代表了古人对神明或祖先表示敬意的方式之一。在《周礼》等古代文献中可以找到这样的描述:“用璧礼以享先王,用璋礼以享先公”,而“鬯”作为一种特殊的酒液,在某些祭祀仪式中也会被使用。
造句:
- 古代的祭典中,除了供奉祭品外,还会用到匕和鬯等器物。
- 在这次文化展览上,特地展示了古代用于祭祀活动中的珍贵器物——匕和鬯。
- 这次仪式遵循了传统的做法,使用了专门的匕和鬯,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
- 作为研究中国古代礼制的重要实物资料,这些匕和鬯对于理解当时的礼仪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 每当谈起古代祭祀活动时,人们总是会想起那些庄严肃穆、充满神圣感的仪式道具——匕和鬯。
分词解释
匕
bǐ
1 〔~首〕短剑。2 古代指勺、匙之类的取食用具:“先主方食,失~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