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订的拼音、解释、组词

制订的简介:

zhì dìng
1.制定;拟订。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制作、订立。【例】为配合人口结构的改变,政府正著手制订有关老年人福利的政策与法令。

1. 制作、订立。如:「为配合人口结构的改变,政府正著手制订有关老年人福利的政策与法令。」

词语《制订》的详细解释

制订,这个词语在汉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字面结构来看,“制”意味着制定、规定;“订”则有确定的意思。“制订”通常用来表示正式地或系统性地拟定和确立某个计划、方案或者规章等。

释义:

  1. 正式拟定:指经过讨论协商后,将某种想法或规划写成文件并加以确认的过程。
  2. 规定制定:用于说明法律、规章制度、计划等由相关机构或个人通过一定的程序所确立的正式文件。
  3. 详细规划:不仅仅是指简单的提出某个想法,而是要细致入微地进行策划和设计。

语法功能:

  • 可作为动词使用;
  • 常与名词构成动宾结构,例如“制订计划”、“制订方案”等。

使用范围:

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如政府机关制定法律规章、企业单位制定生产计划、学校设定教学大纲等等。

造句

  1. 公司为了提升工作效率,在会议上决定制订一份新的工作流程图。
  2. 环保部门将与多部门合作,共同制订一项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条例。
  3. 我们班要组织一次春游活动,班长负责制订详细的出行计划。
  4. 公司领导层正在讨论如何更好地发展业务,并计划制订长期发展战略。
  5.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学校决定进一步修订和制订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

这些造句涵盖了不同的语境和使用场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zhì

1 规定:因地~宜。~定。~式。~宪。2 限定,约束,管束:~止。~裁。专~。~约。抵~。节~。~动。~海权。3 法规,制度:民主集中~。公有~。4 造,作:~造。~做。~品。~图。~革。~版。如法炮(páo )~。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服。6 古代帝王的命令:~诰。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

dìng

1 改正,修改:~正。考~。校(jiào )~。修~。2 约定,立(契约):~立。~购。~约。3 用线、铁丝、书钉把书页、纸张连在一起:装~。4 制定:~计划。5 评议:“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二论相~,是非乃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