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锯之余的拼音、解释、组词

刀锯之余的简介:

dāo jù zhī yú
刀锯:古代刑具,代指刑罚。受刑之余。指阉人。

  • AI解释

《刀锯之余》这个词语主要用来形容那些在刑罚(如砍头、肢解等)之后的下场或者状态,通常是比喻遭受极其残酷对待的人或事物。"刀锯"指的是古代执行死刑时所用的工具,"之余"则是在强调除了这些痛苦之外,没有别的结局。

详细解释

  • 刀锯:在这里主要指代刑罚,特别是古代极为残忍的死刑方式。
  • 之余:表示除此之外再无他路的意思。

造句示例

  1.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社会底层挣扎,最终被命运抛弃,如同《刀锯之余》般凄惨地结束一生。
  2. 在历史上,很多无辜的人因为政治斗争而成为了《刀锯之余》,他们的生命毫无尊严可言。
  3. 如果继续以这样的方式对待反对者,只会让他们成为《刀锯之余》的牺牲品。
  4. 那些在监狱中长期遭受虐待的囚犯,往往就像《刀锯之余》,身心都受到极大的摧残。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刀锯之余》式的惩罚早已成为历史。

这些句子通过不同的背景设定和人物命运,展示了“刀锯之余”这一成语所蕴含的深意。希望这些解释和例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语。

分词解释

dāo

1 用来切、割、斩、削、砍、刺、铡的工具:~子。~兵。~法。剪~。镰~。2 中国的纸张计量单位:一刀合一百张。3 古代的一种钱币,因其形如刀故称:~币。4 姓。

1 用薄钢片制成有尖齿可以来回拉动割开木头或金属的器具:木~。钢~。电~。拉~。2 用锯把东西拉(lā)开:~树。~木头。~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1 文言代词,我:“~将老”。2 剩下来的,多出来的:剩~。~粮。~兴。~悸。~孽。节~。~生。~荫(指前人的遗泽,遗留的庇荫)。~勇可贾(gǔ)(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3 十、百、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十~人。4 后:“劳动之~,欢歌笑语。”5 农历四月的别称。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