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斧手的拼音、解释、组词
刀斧手的简介:
dāo fǔ shǒu
①旧时官员的仪仗队中执兵器的人:刀斧手两旁站立。②刽子手。
①旧时官员的仪仗队中执兵器的人:刀斧手两旁站立。②刽子手。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俗称行刑的刽子手。《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玄宗怒极,喝令:『绑出斩首』,刀斧手得旨,推出市曹斩讫。」
2. 俗称配带兵器的侍卫。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间别多年,今日特来访你,只该降阶接待才是,怎么教刀斧手将我簇拥进来,此何礼也?」《三国演义》第三三回:「公孙康大喜,乃先伏刀斧手于壁衣中,使二袁入。」
《刀斧手》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种特定情境下的说法或者地方方言。基于“刀”和“斧”的组合,我们可以推测这个词可能描述的是古代的一种职业或角色设定。通常,“刀斧手”指的是使用刀、斧等武器的战斗人员,在古代战场上经常出现。但在标准的语言环境中,它并不是正式的术语。
-
解释:从字面上理解,“刀斧手”是指那些擅长使用刀和斧作为武器的人,他们通常在军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近战或者攻城略地时发挥关键作用。
-
造句:
- 古代战场上的士兵们训练有素,其中不乏精通各种兵器的刀斧手。
- 在古代战争中,刀斧手是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他们手持锋利的武器,在战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 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年轻时曾是一位出色的刀斧手。
- 故事中的英雄虽然武艺高强,但他最引以为傲的身份还是作为一位英勇的刀斧手。
- 在这场战役中,我们的军队拥有大量训练有素、勇敢无畏的刀斧手,他们将会是敌人的噩梦。
请注意,“刀斧手”在日常语言和正式文档中使用较少,上述解释及造句主要基于其字面意义进行推测。如果需要更精确的信息,请提供更多的语境或来源以确保准确性。
分词解释
刀
dāo
1 用来切、割、斩、削、砍、刺、铡的工具:~子。~兵。~法。剪~。镰~。2 中国的纸张计量单位:一刀合一百张。3 古代的一种钱币,因其形如刀故称:~币。4 姓。
斧
fǔ
1 砍东西用的工具,多用来砍木头。古代亦用来作兵器:~子。~头。~钺。~柯(a.斧子的柄;b.喻政权、权柄)。2 用斧砍:~正(敬辞,请人修正文句,亦作“斧政”)。~凿(a.斧子或凿子;b.指文艺作品等矫揉造作)。~藻(雕饰、修饰)。
手
shǒu
1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心。棘~(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开始做,动手)。~不释卷。2 拿着:人~一册。3 亲自动手:~稿。~迹。~令。~书(a.笔迹;b.亲笔书信)。4 技能、本领:~法(技巧,方法)。~段。留一~。5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国~。扒~。生产能~。6 小巧易拿的:~枪。~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