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格的拼音、解释、组词

元和格的简介:

yuán hé/hè/huó/huò/hú gé
1.即元和体。

  • AI解释

元和格》,这个词组在古代文献中多指唐代的一种礼法或礼仪规范,具体来源可能与唐代的法律条文或民间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相关。但需要注意的是,“元和”二字常用于纪年或者特定的历史时期名,如唐宪宗元和年间(806年—820年),而“格”字在古代多指礼法、制度等规范性文件。由于历史文献中的记载较少直接提及《元和格》的具体内容或定义,对于这一词语的详细解释需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来分析。

为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个词语,并且添加5个造句,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基于唐代礼法文化的例子来进行说明:

  1. 原意假设造句:在唐宪宗元和年间,朝廷颁布了《元和格》,以规范社会行为和维护礼仪制度。
  2. 唐代的士大夫们对于遵守《元和格》有着极高的重视,他们希望通过这些礼法规范来维持社会秩序与和谐。
  3. 依照《元和格》的规定,婚礼上新郎新娘应当行三拜九叩之礼,表达对天地祖先的尊敬之意。
  4. 虽然现在已无法详尽了解《元和格》的具体内容,但从中可以窥见唐代礼仪制度的一个侧面。
  5. 在那个时代,人们对于《元和格》十分推崇,认为它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

请注意,以上造句是对“元和”与“格”的常见用法进行了扩展解释,并构建了一些情境来进行说明。由于《元和格》的具体内容在历史文献中缺乏明确记载,上述造句是基于对唐代礼仪文化的推测而创建的虚构示例,旨在帮助更好地理解这一词语可能的应用场景。

分词解释

yuán

1 头、首、始、大:~凶。~首。~旦。~年。~勋。~帅。状~(科举考试第一名)。2 基本:单~。~件。~气(精气,根本)。~素。~音。3 同“圆”。4 未知数:一~二次方程。5 中国朝代名:~代。~曲。6 姓。7 古同“玄”,清代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以“元”代“玄”。

hé,hè,huó,huò,hú

1 相安,谐调:~美。~睦。~谐。~声。~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衷共济。2 平静:温~。祥~。~平。~气。~悦。~煦。惠风~畅。3 平息争端:讲~。~约。~议。~亲。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是四。5 连带:~盘托出(完全说出来)。~衣而卧。6 连词,跟,同:我~老师打球。7 介词,向,对:我~老师请教。8 指日本国:~服(日本式服装)。~文。大~民族。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棋。~局。10 姓。

1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子纸。方~儿布。2 法式,标准:~局。~律。~式。~言。合~。资~。3 表现出来的品质:~调。风~。人~。国~。性~。4 阻碍,隔阂:~~不入。5 击,打:~斗。~杀。6 推究:~致。7 树的长枝。8 至,来:~于上下。9 感通:~于皇天。10 变革,纠正:~非。11 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