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服的拼音、解释、组词

凶服的简介:

xiōng fú/fù
1.丧服;孝衣。 2.铠甲。《汉书.酷吏传.尹赏》:"杂举长安中轻薄少年恶子,无市籍商贩作务,而鲜衣凶服,被铠扞持刀兵者,悉籍记之,得数百人。"颜师古注:"凶服,危险之服,铠甲也。"一说,凶徒所着之服。王先谦补注引周寿昌曰:"服,无所谓危险也。凶服,盖凶徒作乱之服,如绛绩黄巾,不遵法制之类皆是。"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丧服。《周礼.春官.司服》:「其凶服,加以大功、小功。」《论语.乡党》:「凶服者式之。」

2. 凶徒作乱时所穿的衣服。《汉书.卷九十.酷吏传.尹赏传》:「杂举长安中轻薄少年恶子,无市籍商贩作务,而鲜衣凶服被铠扞持刀兵者,悉籍记之,得数百人。」

《凶服》,这个词通常指的是在古代或特定文化中,人们因亲人去世或其他不幸事件而穿戴的一种特殊服装。这种服装一般比较朴素、颜色暗淡,象征着悲伤与哀悼的心情。

详细解释: 1. 起源与使用场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凶服”主要用于丧葬仪式,穿着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自身的悲痛之情。 2. 服饰特点: - 颜色多为黑色或深蓝色等暗淡色调; - 材质通常选择较厚重的布料,如棉麻、丝绒等; - 可能会简化或去繁从简,不使用过多华丽的装饰。 3. 文化意义:穿“凶服”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与哀悼的表现,也是社会传统和伦理要求的一部分。它提醒人们珍惜生者的生命并以更加谨慎、节制的态度面对人生的各种变迁。

以下为五个关于《凶服》的造句:

  1. “在爷爷去世后,全家人按照习俗穿上了素净的‘凶服’来表达对他的缅怀之情。”
  2. “传统上,在中国的丧葬仪式中,亲人们都会穿上特定的‘凶服’以示哀悼。”
  3. “为了表示对逝者的敬意和对生者的祝福,参加葬礼的人们通常会穿上传统的‘凶服’。”
  4. “虽然现代社会已经渐渐减少了对‘凶服’的依赖,但在某些地区或家庭中,它依然是哀悼习俗的一部分。”
  5. “李奶奶在丈夫去世后一直保持着穿戴‘凶服’的习惯,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

请注意,这些句子是基于传统意义编写的,并不代表所有文化或个人都有相同的习俗和观念。

分词解释

xiōng

1 不幸的,不吉祥的:吉~。~信。2 庄稼收成不好:~年饥岁。3 恶:~暴。~恶。~顽。~相(xiàng )。~神恶煞。4 关于杀伤的:行(xíng )~。帮~。5 厉害,过甚:雨~风狂。

fú,fù

1 衣裳:~装。制~。2 穿衣裳:~丧。~用(a.指穿衣服、用器物;b.吃药)。3 作,担任:~务。~刑。~兵役。4 顺从:信~。佩~。降(xiáng )~。~辩(旧指认罪书)。~膺(牢记在胸中,衷心信服)。5 习惯,适应:不~水土。6 吃(药):内~。7 乘,用:~牛乘(chéng )马。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