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气的拼音、解释、组词

养气的简介:

yǎng qì
1.保养元气;涵养本有的正气。语本《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2.指涵养。 3.指道家炼气。 4.长养生物之气。 5.氧气。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指涵养正直刚大之气。宋以后经理学家提出,成为儒者的修养功夫之一。语本《孟子.公孙丑上》。【例】读书以养气。

2. 道家的一种修练方法。指培养先天的元气。【例】练功养气,培元固本。

1. 语本《孟子.公孙丑上》:「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本指涵养正直刚大之气。宋以后经理学家提出,成为儒者的修养功夫之一。汉.王充《论衡.自纪》:「养气自守,适食则酒。闭明塞聪,爱精自保。」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养气》:「昔王充著述,制养气之篇,验己而作,岂虚造哉!」

2. 道家的一种修炼方法。指培养先天的元气。《新五代史.卷六三.十国世家.前蜀》:「衍既立,宗寿为太子太保奉朝请,以炼丹养气自娱。」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一二:「学道养气者,至足之余,能以气与人。」

养气》是一个汉语词汇,其中“养”意味着培养、调养,“气”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通常情况下,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汉语中,“气”可以指精神、气质或者某种能量。结合这两个词,我们可以理解为通过一定的方法或过程来调养或提升个人的精神状态、气质或者是内在的力量。

详细解释

  1. 精神层面:强调个人的意志力、决心或心态的调养。
  2. 文化内涵:在一些传统武术和哲学中,“养气”还被用来指修炼内功,即通过特定的方法来增强身体的能量或者心灵的力量。
  3. 社会行为:有时也用于描述一种态度或行为上的修养过程。

造句

  1. 经过长时间的练习,他逐渐学会了如何养气以保持精神的高度集中。
  2. 学习《道德经》时,我明白了如何通过“养气”来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3. 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的态度,不断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就是一种很好的养气方式。
  4. 作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他非常注重团队成员的精神状态的养护,以期大家能够充满活力地面对工作中的挑战。
  5. 在长期的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们通过“养气”,使自己心灵更加丰富和深刻,从而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分词解释

yǎng

1 抚育,供给生活品:~育。赡~。抚~。~家。2 饲养动物,培植花草:~花。~殖。3 生育,生小孩儿。4 抚养的(非亲生的):~子。~父。~母。5 教育,训练:培~。教~。6 使身心得到滋补和休息:~病。~心。~性。休~。营~。~精蓄锐。7 保护修补:~路。

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体。2 呼吸:没~了。~厥。~促。~息。一~呵成。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候。~温。~象。4 鼻子闻到的味:~味。臭~。5 人的精神状态:~概。~节。~魄。~派。~馁。6 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我了。~恼。~盛(shèng )。忍~吞声。7 欺压:受~。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功。~血。~虚。9 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湿~。10 景象:和~。~氛。~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