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精蓄锐的拼音、解释、组词

储精蓄锐的简介:

chǔ jīng xù ruì
储:积累;蓄:积蓄;锐:锐气。保养精神,蓄集锐气。

  • 成语典
  • AI解释

1. 义参「养精蓄锐」。见「养精蓄锐」条。

2. 此处所列为「养精蓄锐」之典源,提供参考。 ※唐.符载〈上巳日陪刘尚书宴集北池序〉(据《文苑英华.卷七一一.序》引)览水府,摧江蓠。叱天吴,拉冯夷。跃龟鱼,腾蛟螭。召琴高,啸宓妃。蓬壶以回,泊若云蔚而霞帔,一何壮也!及乎耳烦目剧,绵趣静境,稍自引去于空阔,水波不动,四罗群山。簪裾坐于天上,思虑游于象表,又何旷也!观夫水嬉之伦,储精蓄锐,天高日晏1>,思奋余勇。实有赤县,两为朋曹,献奇较艺,钩索胜负,于是划万人之浩扰,豁一路之清泚。 〔注解〕 (1) 晏:晴朗无云。

3. 此处所列为「养精蓄锐」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养精蓄锐」原或作「储精蓄锐」,指储存精神,积蓄力量。见于唐符载的〈上巳日陪刘尚书宴集北池序〉。这篇序是写作者在三月上旬时,和刘尚书等人,一起到北池游览的情形。西蜀古称天府之国,江山壮阔,北池位于西蜀近郊。他们一行人来到北池边,登船游览北池的风景。船上有戏曲表演,水中有丰富的生物,两岸风景壮丽,令人目不暇给。符载看著绚丽的景色有点累了,就独自将船划到空旷的水边休息,保养精神,准备再次欣赏北池的美景。后来「养精蓄锐」这句成语可能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保养精神,积蓄力量。出现「养精蓄锐」的书证如《三国演义.第三四回》:「大军方北征而回,未可复动。且待半年,养精蓄锐,刘表、孙权可一鼓而下也。」文中之「养精蓄锐」即是指大军才刚打仗回来,应该好好保养精神,积蓄力量,待恢复生气后再战。

词语详解

储精蓄锐

  • 释义: "储精蓄锐"中的“储”意为储存、积聚,“精”在此处指力量或精力;“蓄”则是积累的意思,“锐”指的是敏锐性或战斗力。因此,这个词常用来形容人在行动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和储备,以期在未来能够更好地发挥潜力,达到最佳状态。
  • 用法: 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个人或者团队在面临重要挑战之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强调的是内在力量的积累与增强。

造句

  1. 在即将举行的重要会议中,他决定利用这段时间储精蓄锐,以便能够以最好的精神面貌参与其中。
  2. 经过半年的努力,公司通过储精蓄锐,在新产品发布时获得了市场的一致好评。
  3. 考试前的复习阶段,小李坚持每天早起背单词,正是为了储精蓄锐,应对即将到来的考试。
  4. 作为一名新晋教练,他正在带领团队进行储精蓄锐的工作,以备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有出色表现。
  5. 运动员们在奥运会之前都进行了大量的储精蓄锐工作,以便在未来几周内展现出最佳状态。

分词解释

chǔ

1 积蓄:~蓄。~备。~金。~放。~运。~户。~量(liàng )。~君(太子,亦称“储贰”、“储宫”、“皇储”)。2 姓。

jīng

1 上好的白米:“食不厌~”。2 细密的,与“粗”相对:~密。~细。~确。~制。~读。~选。~心。~研。~雕细镂。3 聪明,思想周密:~悍。~敏。~明。4 物质中最纯粹的部分,提炼出来的东西:~华。~英。~神(a.指人主观世界,包括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b.内容实质,主要的意义;c.指人表现出来的活力)。5 人表现出来的活力、生气:~力。聚~会神。无~打采。6 专一,深入:~诚。~忠。~炼。~湛。~严。7 雄性动物体内的生殖物质:~子。8 很、极:~湿。~瘦。~光。9 完美,最好:~美。~妙。~益求~。10 明朗,清明:“天~而见景星”。11 神话传说中的妖怪:~灵(a.鬼怪;b.机灵)。妖~。12 古同“菁”,花。

1 积聚,储藏,保存:~藏。~洪。~发(fà )。~养。积~。储~。兼收并~。2 存于心中:~志。~怨。~谋。~意。含~。3 等待:“孰谓时之可~?”

ruì

1 锋利,尖,与“钝”相对:~利。~不可当。2 感觉灵敏:敏~。3 勇往直前的气势:~意进取。养精蓄~。4 精良:精~。5 骤,急剧:~减,~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