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汰的拼音、解释、组词

减汰的简介:

jiǎn tài
1.削减淘汰。

  • AI解释

词语“减汰”是汉语词汇,通常用于描述事物或人员在某种标准下的筛选过程。其中,“减”指的是减少、削减的意思;“汰”则指淘汰、去除不合适的对象。综合起来,“减汰”可以理解为通过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事物或人员进行挑选,不合适的部分被剔除出去,而适合的部分得以保留。

详细解释:

  1. 适用场景:通常用于组织管理、企业经营、教育选拔等领域。
  2. 目的与意义:提升整体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竞争力。
  3. 过程特点: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综合评价(包括但不限于能力、业绩、素质等)。

造句举例:

  1. 这家公司实行减汰政策,不合格的员工会被辞退,从而提高团队的整体水平。
  2. 教育部门正在实施减汰制度,不达标的学生将面临淘汰,以保证教育质量。
  3. 在这次组织结构调整中,公司采取了严格的减汰措施,优化了人员配置。
  4.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公司决定通过培训和评估进行减汰,确保每个岗位都有最合适的人选。
  5. 学校正在进行课程的减汰工作,部分过时或效果不佳的课程将被淘汰,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分词解释

jiǎn

1 由原有数量中去掉一部分:~价。~员。缩~。削~。偷工~料。2 降低程度,衰退:~轻。~弱。~少。~色。~产。~免。~缓。

tài

1 淘洗:裁~。删~。淘~(除去没有用的成分)。2 骄奢,过分:~侈(过分骄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