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词构讼的拼音、解释、组词

兴词构讼的简介:

xīng cí gòu sòng
兴词:撰写并呈递状词;构讼:打官司。写关词打官司。

  • AI解释

词汇“兴词构讼”中的“兴”在此处意为兴起、发起,“词”是指诉状或诉讼材料;“构”意为制造、编造,“讼”是诉讼的意思。综上,整个词语“兴词构讼”的意思是故意捏造事实提起诉讼以达到某种目的。

详细解释

  • 兴词构讼:通常用来形容一些人为了不正当的目的,故意通过编造虚假的材料或者证据来提起诉讼的行为。
  • 特点在于它强调了行为人的主观恶意和虚假性,这种行为在法律上是被严格禁止的。因为这不仅会导致司法资源的浪费,还可能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例句

  1. 小王是个无赖,他为了逃避债务,竟然兴词构讼,捏造事实诬告债主。
  2. 公安机关对于一些兴词构讼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并将相关证据和案件线索移送检察机关进一步处理。
  3. 法院提醒公众,在提起诉讼时应确保材料真实、准确,避免因兴词构讼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4. 在现代社会中,维护法律尊严的重要一环就是防止有人利用兴词构讼来谋取私利。
  5. 作为合格的公民,应当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避免在遇到纠纷时走上兴词构讼这条歧路。

分词解释

xīng,xìng

1 举办,发动:~办。~工。~学。~建。~叹(发出感叹声,如“望洋~~”)。百废待~。2 起来:夙~夜寐(早起晚睡)。3 旺盛:~盛。~旺。~隆。~衰。复~。~替(兴衰)。天下~亡,匹夫有责。4 流行,盛行:时~。新~。5 准许:不~胡闹。6 或许:~许。7 姓。

1 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汇。~书。~典。~句。~序。~组。2 言辞,话语,泛指写诗作文:歌~。演讲~。誓~。~章。~律(文词的声律)。3 中国一种诗体(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本可入乐歌唱,后乐谱失传,只按词牌格律创作):~人。~谱。~牌。~调(diào )。~韵。~曲。

gòu

1 结成,组合,造:~造。~思。~图。虚~。~筑。~想。2 作品:佳~。3 落叶乔木,叶卵形,花淡绿色。木材可制器具,皮为造纸原料。

sòng

1 在法庭上争辨是非曲直,打官司:~事。~案。~词。2 争辨是非:争~。聚~纷纭。3 自责:自~。4 古同“颂”,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