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明求衣的拼音、解释、组词

未明求衣的简介:

wèi míng qiú yī
天没有亮就穿衣起床。形容勤于政事。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天没亮就准备著衣上朝。形容勤于政事。梁书.卷三十.顾协传:「伏惟陛下未明求衣,思贤如渴,爰发明诏,各举所知。」周书.卷四十.颜之仪传:「天子未明求衣,日旰忘食,犹恐万机不理,天下拥滞。」

1. 天没亮就准备著衣上朝。形容勤于政事。《梁书.卷三○.顾协传》:「伏惟陛下未明求衣,思贤如渴,爰发明诏,各举所知。」《周书.卷四○.颜之仪传》:「天子未明求衣,日旰忘食,犹恐万机不理,天下拥滞。」

《未明求衣》这个成语出自《诗经·郑风·风雨》,原文是“既见君子,云胡不夷?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既见君子,云胡不瘳?未见君子,云胡为哉?”其中,“未见君子”指的是没有见到君子或贤人,而“求衣”在此语境下并非指实际的穿衣行为,而是借喻表达迫切渴望某种东西或状态的心情。整个成语用来形容非常希望或急于获得某物、某人的迫切心情。

这句话出自《诗经》,描述了女子在夜间听到风雨声后,急切地想要见到自己的恋人,这种情感使得她甚至在还未完全起床时就开始寻找衣服准备出门的情景。“未明求衣”在这里是用来强调那种迫不及待的心情和行为。

以下是五个使用“未明求衣”的造句示例:

  1. 他听说公司要裁员的消息后,立马“未明求衣”,迅速整理好行装准备随时离职。
  2. 她得知心仪已久的男主角即将回国,立刻“未明求衣”,希望能第一时间见到他。
  3. 学生们得知学校将举办音乐节的公告后,纷纷“未明求衣”,想尽早准备好乐器和表演服装。
  4. 为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见到久别的朋友,她决定“未明求衣”,在天没亮时就出发前往约定地点。
  5. 比赛即将开始,他赶紧“未明求衣”,快速穿戴好装备,希望能为团队赢得荣誉。

这些句子都借用了“未明求衣”的表达方式来描述人们急切的心情和行动。

分词解释

wèi

1 不,不曾,没有:~必。~曾(céng )。~来。~尝。~竟(没有完成的)。~及(a.没有来得及;b.没有达到)。2 地支的第八位,属羊。3 用于记时:~时(下午一点至三点)。4 放在句末,表示疑问:“君除吏尽~?吾亦欲除吏”。

míng

1 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3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4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5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6 睿智:英~。贤~。~君。7 视觉,眼力:失~。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日。~年。10 中国朝代名:~代。11 姓。

qiú

1 设法得到:~生。~成。~知。~索。~证(寻求证据,求得证实)。~实(讲求实际)。~同存异。~全责备。~贤若渴。实事~是。2 恳请,乞助:~人。~告。~乞。~医。~教。~助。3 需要:需~。供过于~。

1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服。~着(zhuó)。~冠。~架。~锦还(huān)乡。2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炮~。糖~。肠~。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