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更漏子的简介:
gēng/gèng lòu zǐ
1.词牌名。因唐温庭筠词中多咏更漏而得名。双调四十六字,上阕两仄韵﹑两平韵,下阕三仄韵﹑两平韵。参阅《词谱.更漏子》。
1.词牌名。因唐温庭筠词中多咏更漏而得名。双调四十六字,上阕两仄韵﹑两平韵,下阕三仄韵﹑两平韵。参阅《词谱.更漏子》。
- AI解释
《更漏子》,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指代的是词牌名。词牌名是指那些可以用于填词创作的形式名称,而“更漏子”这一词牌名来源于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作品。这个词牌形式的结构较为特殊,一般由上、下两片组成,每片八句,四十八字。在内容和风格上,《更漏子》多表现离愁别绪、闺中怨情以及自然景物等主题。
详细解释
- 名称来源:“更”指的是古代计时的器具,“漏子”则是古代的一种滴水计时器。因此,这个词牌名的灵感来源于诗人通过描绘这种古代计时工具来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心情悠长的情绪氛围。
- 结构特点:上片和下片各有四句,每两句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或情感表达,这种结构使得作品在层次感和节奏上有更多的变化空间。
造句示例
- 自从别后,更漏子中听秋声,心绪随风飘零。
- 更漏子敲响了离别的时刻,他却迟迟不愿起身。
- 她望穿秋水,只为更漏子的滴答声能带来一丝安慰。
- 今夜无眠,只因那更漏子声声入耳,唤醒了无数往事。
- 更漏子声中,她轻轻唱起了那段熟悉的歌谣,仿佛时光倒流。
这些造句尝试捕捉《更漏子》词牌所特有的氛围和情感色彩,并根据具体情境进行了创作。希望这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语或词牌名。
分词解释
更
gēng,gèng
1 改变,改换:~正。~生(重新获得生命,喻复兴)。~衣(a.换衣服;b.婉辞,上厕所)。~定(改订)。~迭(轮流更换)。~递。~番。~新(旧的除去,新的建起)。~张(调节琴弦,喻变更或改革)。2 经历:少(shào )不~事(年龄小,没有经历过多少事情)。3 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时。~阑。~夫。~鼓。~漏(原指计时用的漏壶,后泛指时辰)。
漏
lòu
1 物体由孔或缝透过:壶里的水~光了。~风。渗~。~泄(❶水、光等流出或透出;❷泄露)。~电(跑电)。2 泄露:走~消息。~底(泄露内情)。透~。3 脱逃或无意放过:疏~。遗~。挂一~万。~网之鱼。4 〔~壶〕古代计时器,铜制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简称“漏”,如“铜壶滴~”(亦称“铜壶刻漏”),“~尽更深”。5 中医指某些流出脓血黏液的病:崩~(子宫大量出血的病)。痔~。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