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坯的拼音、解释、组词

杀坯的简介:

shā pī
1.亦作"杀胚"。 2.方言。犹言该死的。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该杀的人。用于对某人感到极度失望,或似恨而实爱所骂的气话。《官场现形记》第四○回:「瞿太太不由分说,一面下轿,一面就直著嗓子喊道:『叫那杀坯出来,我同他说话,办的好公事!』」也作「杀材」。

在传统手工艺和陶瓷制作领域中,“杀坯”一词是用来描述一个重要的步骤。具体来说,它是指将经过初步成型后的泥胚进行再次切割或加工的过程,以去除多余的部分或者调整形状、厚度等,确保泥胚达到预期的设计要求。

详细解释:

  • 过程:在完成初步的泥胚制作后(例如拉坯成型),工匠会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对泥胚进行进一步修整。这一过程中可能包括切割、刮平、挖空或增加额外的装饰等步骤。
  • 目的:通过“杀坯”,可以确保成品既美观又实用,同时去除多余的材料以减少烧制过程中的浪费。

造句:

  1. 在制作瓷器的过程中,师傅们需要经过多次“杀坯”才能得到完美无瑕的作品。
  2. 经过精细的“杀坯”工序后,这件陶器终于呈现出设计师想象中的样子。
  3. 制陶过程中,“杀坯”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技术活,考验着匠人的经验和技巧。
  4. 为了保证每件作品的质量,在制作陶瓷时都需要进行多次的“杀坯”步骤。
  5. 在瓷器生产线上,每一个成品都要经过严格的“杀坯”检验才能进入下一步工序。

分词解释

shā

1 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生。~敌。~鸡取卵。~一儆百。2 战斗,搏斗:~出重围。3 消减:~风景。4 药物等刺激身体感觉疼痛:肥皂水~了眼睛。5 收束:~价。~尾。6 勒紧,扣紧:~车。7 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笑~人。恨~。

1 没有烧过的砖瓦、陶器等:土~。砖~。打~。脱~。2 泛指半成品:钢~。~布。毛~。3 用以指未成年的人: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