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鄙的拼音、解释、组词

朴鄙的简介:

pǔ/pò/pō/piáo bǐ
1.质朴鄙野。有时用为谦词。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朴质鄙陋。《庄子.渔父》:「由之难化也!湛于礼义有间矣,而朴鄙之心,至今未去。」宋.欧阳修〈谢知制诰表〉:「志欲去于雕华,文反成于朴鄙。」也作「朴野」。

词语“朴鄙”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它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思想或行为较为简单、粗陋或者缺乏见识。这个词主要来源于古代文献,在一些古文中会看到它的身影。从其字面来看,“朴”指的是未经加工的木材,引申为质朴、淳厚;“鄙”则有低劣、浅薄的意思。“朴鄙”合起来意味着一种朴素而不华贵或知识水平较低的状态。

详细解释

  1. 含义: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思想行为较为简单、粗陋或者缺乏见识。
  2. 用法:多用于书面语中,评价某些人对于事物的见解或处理方法显得不够成熟或深邃。
  3. 情感色彩:略带贬义,但也有在特定语境下表达一种质朴之美。

造句

  1. 这位学者虽然学问渊博,但他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却常常显得朴鄙,缺乏深度。
  2. 现在的年轻人应该多接触新事物,不要总是停留在那种朴鄙的观念里。
  3.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不能满足于仅凭直觉做出判断,而应避免过于朴鄙的认识方式。
  4. 虽然他的作品外表朴鄙,但内在情感真挚,让人感到温暖。
  5. 他的话听起来很朴鄙,却往往能揭示出事情的本质。

请注意,“朴鄙”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较低,并且大多数情况下会带有批评意味。在实际交流中,应避免直接使用此词评价他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或冲突。

分词解释

pǔ,pò,pō,piáo

1 没有细加工的木料,喻不加修饰:~素。~实。~厚。~质。2 朴实,朴素:质~。俭~。

1 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师(古官名,周制每县五鄙,“鄙师”掌其鄙之政令祭祀)。2 郊野之处,边远的地方:边~。3 粗俗:~陋。~俗。~夫。~近(庸俗浅近)。4 轻蔑,看不起:~视。~夷。~弃。~薄。5 品质低劣:卑~。6 谦辞,用于自称:~人。~老。~见。7 吝啬:~吝。~诈(贪吝诈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