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衽的拼音、解释、组词

右衽的简介:

yòu rèn
1.古代中原汉族服装衣襟向右,因以"右衽"谓中夏风习。 2.泛指衣襟。

  • AI解释

右衽》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中的一个术语,用以描述中国古代某些民族或特定历史时期人们衣服的一种穿戴方式。其中,“衽”指的是衣服襟的一部分,在古汉语中常用来指代衣襟、衣摆等部位。“右衽”特指传统上中国北方的汉族以及其他一些受汉文化影响较大的民族和地区的服饰特点——即衣服左边覆盖在右边,形成左右相叠的状态。

这种穿着方式与西方常见的左衽服装有明显区别。中国古代文献中常以“右衽”来区分不同文化的交融与冲突,以及特定族群的文化认同或社会地位变化。自20世纪初以来,“右衽”更多地被用于文化学术研究和社会民俗的探讨之中。

造句示例:

  1. 在古代中国,中原地区以穿着右衽服饰为尊,而边疆少数民族多穿左衽。
  2. 古装剧中,女主角总是身着右衽长裙,展现出东方古典女性的温婉气质。
  3. 研究历史服装时,我们经常会提到“右衽”这一概念,它代表了一种文化的特色。
  4. 从汉服中可以看出,古代中国有明显的左、右衽区分,这体现了不同族群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5. 这件衣物采用了传统右衽设计,既保留了古典韵味又不失现代审美。

请注意,在实际语境中,“右衽”一词使用较少,更多的是在学术讨论或特定场合下提及。

分词解释

yòu

1 面向南时,西的一边,与“左”相对:~手。~边。2 地理上指西方:山~。江~。3 指政治思想上保守或反动的:~倾。~派。~翼。4 古代称等级高的:~族。~职。无出其~(没有高过它的)。5 崇尚,重视:“窃以~文兴化,乃致治之所先”。6 古同“侑”,劝酒,劝食。7 古同“佑”,帮助,偏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