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胡芦兵的拼音、解释、组词

毛胡芦兵的简介:

máo hú lú bīng
1.见"毛葫芦军"。

  • AI解释

实际上,并没有“毛胡芦兵”这个词语在汉语中是正式存在的,这可能是一个误传、错别字或者是特定情境下的幽默表达。在标准的现代汉语词典和语料库中并未收录此词语。不过,根据您的描述,“毛胡芦兵”可能是对某个事物或现象的一种形象化的比喻或者是在语言交流中的错误表述。

如果这个词语被用来形容某些情形,它可能会有以下含义:

  1. 荒诞无稽:指的是像虚构出来的、不合常理的士兵。
  2. 不切实际的想法或计划:就像用不存在的“毛胡芦兵”来形容那些难以实现的目标一样,体现了某种空想或幻想。

基于这个假设和理解,以下是五个造句:

  1. 他的这个想法就像是“毛胡芦兵”,完全不符合实际情况。
  2. 小明总是做着一些不切实际的梦,比如指挥着一支由“毛胡芦兵”组成的军队。
  3. 这个计划就像用“毛胡芦兵”打仗一样荒谬可笑。
  4. 他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真是像极了“毛胡芦兵”,根本无法实现。
  5.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脱离现实,否则就是和“毛胡芦兵”一样,在虚幻中迷失方向。

请注意,以上句子是基于对“毛胡芦兵”的理解而创作的示例,并非实际存在的成语或常用语句。

分词解释

máo

1 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笔。羽~。~织品。~骨悚然。轻于鸿~。2 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不~之地。3 衣物上的霉菌:老没见太阳都长~了。4 粗糙,没有加工的:~布。~估(粗略地估计)。~坯。5 不是纯净的:~利。~重。6 行动急躁:~躁。7 惊慌失措,主意乱了:把他吓~了。8 小:~病。~孩子。~~雨。9 货币贬值:钱~了。10 量词,用于钱币,等于“角”,一圆钱的十分之一:两~钱。11 姓。

1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人。~服。~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2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椒。~瓜(黄瓜)。~琴。~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3 乱,无道理:~来。~闹。~吹。~言乱语。4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取禾三百廛兮?”5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须。6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7 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8 姓。

1 〔~苇〕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边,茎中空,茎可编席,亦可造纸。简称“芦”,如“~花”、“~根”、“~笛”、“~席”、“~荡”;亦简称“苇”,如“~丛”、“~塘”、“~箔”、“~荡”。2 姓。

bīng

1 武器:~器。~刃。~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2 战士,军队:~士。~卒。~丁。~戎相见(指武装冲突)。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法。~家。~机。~衅(战争的争端)。~书。~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荒马乱。~贵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