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的拼音、解释、组词

泥塑的简介:

ní sù
也称“彩塑”。中国民间雕塑工艺品之一。在黏土中掺进少量棉花纤维以增加强度,捣匀后捏塑成各种物体形状的泥坯,阴干后上粉底、施彩绘而成。古代的敦煌彩塑,近现代的无锡“惠山泥人”、天津“泥人张”泥人,是著名的泥塑。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中国民间传统的工艺,用黏土揉捏修整成各种形状,阴干后可再施以彩绘。也称为「夹彩塑」。《西游记》第三六回:「你本是泥塑金装假像,内里岂无感应?」《红楼梦》第八一回:「把他家中一抄,抄出好些泥塑的煞神。」

2. 比喻愚昧迟钝。《西游记》第二九回:「真是木雕成的武将,泥塑就的文官。」《土风录.卷六.泥塑》:「俗谓痴钝者曰『泥塑』。」

泥塑》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指的是用泥土塑造出各种人物、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象。这项技艺通常需要将粘土或特定类型的泥土混合成可塑性较强的泥团,然后经过揉搓、捏塑等工艺制成半成品,最后通过晾干或者低温烧制等方式固定其形状。

详细解释

  • 原材料:主要使用的是黏土,有时会加入稻草或其他物质增强强度和塑形能力。
  • 工具与技巧:创作者通常需要具备一定的雕刻、绘画基础,能够熟练运用小刀、竹签等工具塑造出细腻或粗犷的细节。
  • 题材广泛泥塑作品可以是写实的人物肖像,也可以是富有寓意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形象;除了人物,动物、生活用品乃至抽象图形都是创作的对象。
  • 文化价值泥塑艺术不仅展示了当地的文化特色与审美趣味,也是传承传统技艺的重要载体。

造句

  1. 村里的李大爷是个有名的泥塑高手,他能够用简单的泥土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2. 在儿童节那天,学校组织了一场泥塑比赛,大家都兴奋地动手做起了自己喜欢的动物模型。
  3. 博物馆里展出了很多精美的泥塑作品,它们不仅造型逼真,还充满了浓厚的地方文化气息。
  4. 小明跟着父亲学习制作泥塑,他已经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雕刻工作了。
  5. 每年春节期间,社区都会举办一场泥塑展览,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赏和购买。

分词解释

ní,nì

1 土和水合成的东西:~巴。~垢。~浆。~煤。~淖(泥污的洼地)。~泞。~洼。2 像泥的东西:枣~。山药~。印~(盖图章用的印色)。蒜~。

1 〔~性〕柔软,非流质,可任意变形的性质。2 〔~料〕具有可塑性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统称,经加热加压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材料。3 用泥土等做成人、物的形象:~像。泥~木雕。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