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于的拼音、解释、组词

诸于的简介:

zhū yú
1.亦作"诸衧"。 2.古时妇人穿的宽大上衣。 3.泛指妇人装束。

  • AI解释

实际上,“诸于”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可能是一个输入错误或者特定情境下的用词。通常在汉语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诸”或“于”,但结合在一起使用得并不多见。

  1. “诸”:这个字单独使用时较为常见,意思是众多、各个。如“众说纷纭”的“诸”。也有引申义,表示之中的意思。例如,“诸子百家”指古代中国的各种学术流派。

  2. “于”:常常用于构成介词短语,表时间、地点或方位等,也可以表达被动的意思,如“被”。

如果您的意思是想了解包含“于”的常见词语或者想要了解有关这两个字的用法,我可以提供一些示例和造句。以下是五个使用“诸”或“于”的句子:

  1. “诸位同学请注意,今天的课程会讨论‘诸子百家’思想。”
  2. “我们会在会议中详细解释这个计划的具体实施步骤,大家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在会议上直接提出来。”(这里用的是“于”表示时间)
  3. “于今年秋季,学校将迎来一批新生。”
  4. “无论你是谁,都必须遵守校规,这是于我们每个人都有利的决定。” (此处使用了“于”,引申为“对于”的意思)
  5. “诸位嘉宾发言非常精彩,使得整个晚宴氛围活跃起来。”

如需了解特定词语或表达的详细解释,请提供正确的词汇,以便进行准确详细的解析。

分词解释

zhū

1 众,许多:~位。~君。~侯。2 “之于”或“之乎”的合音:投~渤海之尾。3 犹“之”:“能事~乎?”。4 犹“于”:“宋人事资章甫适~越”。5 语助,无实在意义:“日居月~,照临下土”。6 姓。

1 介词(➊在,如“生~北京”;➋到,如“荣誉归~老师”;➌对,如“勤~学习”;➍向,如“出~自愿”;➎给,如“问道~盲”;➏自,从,如“取之~民”;➐表比较,如“重~泰山”;➑表被动,如“限~水平”)。2 后缀(➊在形容词后,如“疏~防范”;➋在动词后,如“属~未来)。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