纛章京的拼音、解释、组词
纛章京的简介:
dào zhāng jīng
1.满语。官名。"巴雅喇纛章京"的简称。清初兵制,从每旗诸甲喇中选择精锐者,组成护军,其首领初名为纛额真。天聪八年(公元1634年)改称纛章京。
1.满语。官名。"巴雅喇纛章京"的简称。清初兵制,从每旗诸甲喇中选择精锐者,组成护军,其首领初名为纛额真。天聪八年(公元1634年)改称纛章京。
- AI解释
关于“纛章京”的词条,在现有的历史文献和辞书中,并没有直接出现这样的词汇。可能您是想询问有关古代军中或清朝某些特定职位的信息,或者是某个文学作品中的虚构角色名称。通常,“纛”在古汉语中指的是大旗的统称,而“章京”则是清代官职的一种称呼,多用以指代高级官员。
假设“纛章京”是指一种特殊的军事职位或者象征性职务,其含义可以大致理解为与大旗相关的高级指挥者或管理者。不过,这样的词汇并不常见于历史文献中,可能是特定文学作品中的设定或者是对某类角色的别称。
基于上述理解,以下是根据这个假设构建出的5个造句:
-
在《三国演义》中,张翼德曾手持丈八点钢矛,立于军门之下,大旗之旁,自称为“纛章京”,意在显示自己对军队的掌控力。
-
乾隆年间,某位英勇的将领被封为“纛章京”,负责指挥大军与叛贼战斗。
-
为了庆祝八十大寿,老将军特意请来画师,为自己绘制了一幅画像,在旁边画上一面大旗,并题字:“此乃余生前身为纛章京之戎装。”
-
在清军的训练场上,新兵们正在学习如何向“纛章京”敬礼,这表明他们即将成为真正能够统领千军万马的指挥官。
-
一位历史学家在研究清朝军事制度时提到,“纛章京”这一职位虽未见正式记载,但从其名称来看,应与大旗管理、重要决策等相关联。
请注意,以上造句是基于“纛章京”可能是某种特殊职务或称号进行的创意解读,并非实际存在的词汇和历史事实。
分词解释
纛
dào
1 古代军队里的大旗。2 古代用毛羽做的舞具或帝王车舆上的饰物。
章
zhāng
1 歌曲诗文的段落:~节。~句。乐~。~回体。顺理成~。断~取义。2 条目,规程:~程。~法。简~。党~。约法三~。3 修理:杂乱无~。4 花纹,文采:黑质而白~。5 戳记:图~。盖~。6 佩带的身上的标志:袖~。领~。徽~。像~。7 奏本:奏~。本~。8 同“ 彰 ”,彰明。9 姓。
京
jīng
1 国都(现特指中国首都北京):~城。~都。~华(因京都是文物、人才汇集的地方,所以称京都为“京华”)。~畿(国都和国都附近的地方)。~剧。~师(首都的旧称)。~绣。~菜。2 大。3 古代数名,指一千万,亦指一亿兆。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族。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