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成本说的拼音、解释、组词

绝对成本说的简介:

jué duì chéng běn shuō/shuì/yuè
西方早期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于1776年最先提出。认为各国(或地区)根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如自然资源、土质和民族素质,生产在成本上占绝对优势即低于别国的产品,并进行交换,对各国都有利。他据此提出自由贸易学说。

  • AI解释

绝对成本说》并非一个广为人知或公认的经济学理论名称,可能是指某种特定情境下的假设或者一种非正式的经济理论概念。在国际贸易和经济学中,“绝对成本优势”(Absolute Cost Advantage)是一个较为熟知的概念,它指某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的成本上始终低于其他国家,即不需要考虑机会成本,在该国制造某产品总是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便宜。

根据这个背景,如果《绝对成本说》是指“绝对成本优势”的概念,那么它的详细解释如下:

详细解释

绝对成本优势理论主张,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的成本上始终低于其他国家。这意味着,在这个国家里制造某产品总是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经济实惠。这种情况下,该国可以成为这一特定产品的全球主要供应商。此概念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并且是贸易理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绝对成本优势并不意味着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某个国家都有优势;而是指在特定产品或服务上的成本效益。即使一个国家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存在绝对成本优势,它仍可能从国际贸易中受益——通过进口其他成本较高的商品,专注于自己具有相对较低机会成本的产品生产。

造句

  1. 由于中国的制造业拥有显著的绝对成本优势,它在全球范围内成为许多产品的最大出口国。
  2. 虽然美国在某些高科技产品上也拥有绝对成本优势,但中国在大多数消费品上的制造能力依然占据明显的优势地位。
  3.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其他国家的发展,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逐渐失去了其纺织品生产的绝对成本优势。
  4. 东南亚国家如越南、马来西亚等国正逐步发展出自己的工业体系,并开始在全球市场上寻求实现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成本优势。
  5.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应根据自身情况和比较优势,积极寻找并发挥自己在特定商品或服务生产上的绝对成本优势。

分词解释

jué

1 断:~种。~缘。~嗣。~情。~迹。断~。杜~。灭~。空前~后。2 尽,穷尽:~命。~望。~境。~棋。气~。3 极,极端的:~妙。~密。~壁。~无仅有。4 独特的,少有的,没有人能赶上的:~色。~技。~伦。~唱。~代。5 一定的,肯定的:~对。~然。6 越过:“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7 旧体诗的一种体裁:~句。五~。

duì

1 答,答话,回答:~答如流。无言以~。2 朝着:~酒当歌。3 处于相反方向的:~面。4 跟,和:~他商量一下。5 互相,彼此相向地:~立。~流。~接。~称(chèn)。~峙。6 说明事物的关系:~于。~这事有意见。7 看待,应付:~待。8 照着样检查:核~。校(jiào )~。9 投合,适合,使相合:~应(yìng )。~劲。10 正确,正常,表肯定的答语:神色不~。11 双,成双的:配~。~偶。~仗(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做成对偶的语句)。12 平分,一半:~开。13 搀和(多指液体):~水。14 量词,双:一~鹦鹉。

chéng

1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3 变为:长~。变~。4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6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8 十分之一:增产三~。9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10 姓。

běn

1 草木的根:~草(泛指中药)。无~之木。2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末(头尾;始终)。根~(根源;彻底;本质上)。3 草的茎,树的干:草~植物。4 中心的,主要的:~部。~体。5 原来:~来。~领。6 自己这方面的:~国。~身。~位。~分(fèn )。

shuō,shuì,yuè

1 用话来表达意思:~话。~明。演~。解~。2 介绍:~合(a.从中介绍;b.商议;c.说和。“合”均读轻声)。~媒。3 言论,主张:学~。著书立~。4 责备:数~。5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的《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