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饰北斋(1760-1849)的拼音、解释、组词
葛饰北斋(1760-1849)的简介:
gé/gě shì běi/bèi zhāi (1760-1849)
日本浮世绘画家。作品多反映日本人民的风俗人情。擅长工笔人物和描绘自然景色。继承传统绘画技法而有所革新,形成北斋流派。与喜多川歌麿、安藤广重合称浮世绘三大家。代表作有《富岳三十六景》等。
日本浮世绘画家。作品多反映日本人民的风俗人情。擅长工笔人物和描绘自然景色。继承传统绘画技法而有所革新,形成北斋流派。与喜多川歌麿、安藤广重合称浮世绘三大家。代表作有《富岳三十六景》等。
- AI解释
《葛饰北斋(1760-1849)》是对日本江户时代著名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的介绍。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画家,还曾是武士、教师等多重身份的拥有者,在他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大量作品。
详细解释: 1. 生平与背景:葛饰北斋出生于日本江户时期(1603-1867),当时社会处于封建制向资本主义转型的过渡阶段。他原名玄蕃,后来改名为茂辅、若兵卫等。 2. 艺术成就:北斋在绘画上多有建树,尤其以浮世绘闻名于世。他的画风深受自然与民间文化的影响,在技法上勇于创新,善于运用墨水和颜色的对比,表现力极强。 3. 代表作品: - 《富岳三十六景》是北斋最著名的系列作品之一,他通过不同的视角描绘了富士山的不同面貌。 - 《神奈川冲浪里》,这是该系列中最著名的一幅,以动态的画面表现了日本沿岸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象。
造句示例: 1. 葛饰北斋不仅是浮世绘艺术中的巨匠,更是日本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富岳三十六景》是北斋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的艺术遗产。 3. 在这幅画中,他使用了大胆的色彩对比,展现了葛饰北斋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4. 葛饰北斋笔下的自然景观总是充满了生动与活力,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5. 他的作品不仅在日本国内广受欢迎,在世界各地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分词解释
葛
gé,gě
1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可编篮做绳,纤维可织布,块根肥大,称“葛根”,可制淀粉,亦可入药(通称“葛麻”):~布。~巾(葛布做的头巾,古人不分贵贱常服)。~履。2 表面有花纹的纺织品,用丝做经,棉线或麻线等做纬。
饰
shì
1 装点得好看:装~。修~。2 装饰用的东西:首~。银~。3 装扮,扮演角色:~演。4 假托,遮掩:~辞。粉~。掩~。文过~非。
北
běi,bèi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方。~辰(古书指北极星)。~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国(指中国北部)。2 打了败仗往回逃:败~。
斋
zhāi
1 屋舍,常指书房、学舍、饭店或商店:书~。聊~。荣宝~。2 祭祀前或举行典礼前清心洁身:~戒。封~(亦称“把斋”)。~月。~坛。~会。~果。3 佛教、道教等教徒、道徒吃的素食:~饭。~堂。吃~。4 舍饭给僧人吃:~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