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环的拼音、解释、组词

衔环的简介:

xián huán
1.谓衔环报恩。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汉时杨宝曾救治遭鸱枭袭击的黄雀,后黄雀伤愈飞走。某夜有黄衣童子赠杨宝白环四枚。典出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后以衔环比喻报恩。唐.王缙〈青雀歌〉:「莫言不解衔环报,但问君恩今若为。」《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早回家乡,誓当衔环结草。」

衔环》一词,源自古代中国的一个传说故事。这个词汇更常被用作一个成语或典故,用于形容受恩必报的行为,即受益者感激帮助自己的人,并以实际行动回报。

成语详解

1. 出处

  • 这个词语出自《后汉书·杨震传》:“时并闻其义烈,皆曰:‘此如衔环结草耳。’”原指古代两个故事中的主人公通过行动报答恩人的帮助。

2. 典故意义

  • 衔环”的故事讲述了西汉时期的李少君被一位士大夫救助,并在后来用银子装进凤凰的羽毛送给那位士大夫的故事,以此来表达感恩之情。

  • 另一个“结草”的故事则讲述的是春秋时期晋国的魏颗帮助了一个人,后来这个人死后化为一只白狗,在夜晚引导魏颗埋葬了他的母亲。

这两个典故共同构成了《衔环》这一成语的核心意义:受人恩惠必须有所回报,感恩之心深重。

造句

  1. 他受到领导的提携重用,决心以实际行动来报答组织的栽培之恩。这种‘衔环’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2. 当得知自己的救命之恩被自己忘却多年时,他决定亲自向那位好心人表达感激之情,这正是‘衔环结草’的真实写照。

  3. 李华每次看到老校长就想起当年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他深受感动,他决心要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学校的培育之恩,这是一种‘衔环’的态度。

  4. 在公司困难时期,许多员工仍坚守岗位不离不弃,这种不计个人得失,共度时艰的精神就是一种‘衔环’的表现。

  5. 张老师经常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难题,学生们也在不同的场合用各种方式表达着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这也正是‘衔环’精神的体现。

通过以上解释与造句,“衔环”这一词语不仅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成为了表达感恩之情的重要词汇。

分词解释

xián

1 马嚼子。2 用嘴含,用嘴叼:~枚。燕子~泥。3 含在心里:~恨。~冤。~恤(含哀,怀着忧伤)。~戢(敛藏于心,表示衷心感激)。4 接受,奉:~命。5 指前后相接:~接。6 职务和级别的名号:学~。军~。官~。

huán

1 中央有孔的圆形佩玉:~佩。2 圈形的东西:~形。连~。铁~。花~。耳~。3 围绕:~视。~顾。~拜。~海。~球。~行(xíng )。日~食。4 相互联系的许多事物中的一个:重要的一~。险象~生。5 量词,用于记录射击环靶的成绩:今天打了十~。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