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受之言的拼音、解释、组词

肤受之言的简介:

fū shòu zhī yán
肤:肤浅;受:感受。指肤浅的,使人感受不深的言论。也指不切合实际的言辞。

  • AI解释

肤受之言》这个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具体来源于《庄子·让王》,意思是指表面听来的、没有深入思考的意见或言论。这个词强调的是对于他人意见或者信息应保持批判性思维的态度,不能轻易接受未经深思熟虑的观点。

详细解释

  • 肤受之言:指听来的或是表面上接触到的信息和言论。
  • 字面意思:“肤”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表面,“受”是接受的意思。整体上,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对于通过表层接触得来的信息或言论应保持一定的怀疑态度,不应轻易采纳。

造句

  1. 对于这位专家的建议,我们不能仅凭《肤受之言》,要深入研究才能做出决定。
  2. 在做决策之前,我们应该避免听信那些《肤受之言》,而应该自己进行调查和分析。
  3. 我们在听取不同意见时,不能只看表面,要防止被《肤受之言》误导。
  4.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要多搜集资料,不要轻信那些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肤受之言》。
  5. 要培养批判性思维,避免仅凭一些《肤受之言》就轻易做出判断。

通过这样的造句可以帮助理解和应用这个成语,强调了在接收信息时需要保持谨慎和批判的态度。

分词解释

1 肉体表面的皮:皮~。肌~。切~之痛。体无完~。2 表面的,浅薄的:~浅。~泛。3 大:“薄伐猃狁,以奏~公”(“肤公”即“大功”)。

shòu

1 接纳别人给的东西:接~。感~。~精。~权。~托。~降。~益。~业(①跟随老师学习;②学生对老师自称)。~教。~领。~聘。~理。2 忍耐某种遭遇:忍~。~苦。~制。~窘。~累(受到劳累)。3 遭到:遭~。~害。~挫。~屈。~辱。~阻。4 适合,中:~吃。~看。~听。~使。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yán

1 讲,说:~说。~喻。~道。~欢。~情。~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论。~辞(亦作“言词”)。语~。~语。~简意赅。3 汉语的字:五~诗。七~绝句。洋洋万~。4 语助词,无义:~归于好。“~告师氏,~告~归”。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