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送灯台的拼音、解释、组词
赵老送灯台的简介:
zhào lǎo sòng dēng tái/tāi
1.谓一去不回。
1.谓一去不回。
- AI解释
《赵老送灯台》这个词汇并非正式的汉语成语或固定俗语,而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故事或者比喻中的情节。在这里,“赵老”可能指的是一个人的名字或者是故事中的角色名称;“送灯台”则可能是指赠送一种灯具或是某种象征性的物品。由于信息有限,我将尝试基于一般理解进行解释,并提供几个例子来说明其在句中如何使用。
解释
假设这个词汇出自一个民间故事或传说,“赵老送灯台”可以被理解为老人(赵老)赠送了某样灯具或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给他人的情节。这可能意味着给予希望、指引或是某种形式的帮助。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赠送灯具常常带有光明和指引的寓意。
造句
- 在那个寒冷的夜晚,村里的老者赵老送给迷路的少年一个装满火种的小灯台。
- 赵老送来的那盏精美的灯台不仅为小村庄带来了光明,也照亮了大家的心灵。
- 尽管遭遇重重困难,但想到赵老送来的灯台给予的帮助和勇气,李明决定继续坚持下去。
- 为了帮助失学儿童,赵老捐出多年积蓄购买了许多书本和一个特制的灯台。
- 在这次公益活动上,赵老慷慨解囊,并亲手将他精心设计的灯台赠送给了贫困山区的孩子们。
这些造句尝试展示了“赵老送灯台”可能蕴含的意义以及它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方式。请注意,由于原词不是正式词语或成语,所以其具体含义和用法可能根据故事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分词解释
赵
zhào
1 中国古代国名(a.战国时代的“赵”;b.西晋结束,匈奴族、羯族先后在北方建立“赵国”,史称“前赵”、“后赵”):~客(战国时燕赵多侠士,遂以“赵客”为侠士通称)。燕(yàn)~(燕赵之地,泛指北方)。2 姓。
老
lǎo
1 年纪大,时间长,有经验,陈旧的:~当益壮。~朋友。~练。~化。少年~成。~马识途。2 对年纪大的人的尊称:吴~。~人家。~大爷。3 极,很:~早。~羞成怒。4 老年人:敬~院。扶~携幼。~有所为(wéi )。5 晚年:~年。~境。6 敬老,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7 总是,经常:~是生病。8 原来的:~地方。9 与“嫩”相对:黄瓜长~了。10 词头,用于表排行,用于表相互尊称,或加在某些动植物名前构成多音节词:~大。~鹰。~倭瓜。11 老子(中国先秦思想家)及其学说的简称。12 死的讳称:~了。13 〔~板〕指业主或企业的经营者。14 姓。
灯
dēng
1 照明的器具:电~。路~。~火(泛指亮的灯)。~语(通讯方法之一)。~标。2 其它用途的发光、发热装置:红绿~。指示~。酒精~。3 装饰张挂的彩灯:~节。~市。河~。冰~。
台
tái,tāi
1 高平的建筑物:亭~楼阁。2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窗~。灯~。3 量词:一~戏。4 台湾省的简称:~胞。~币。5 姓。6 桌子、案子:写字~。7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8 〔三台〕星名,古代用来比喻三公。9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鉴。~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