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状的拼音、解释、组词

责状的简介:

zé/zhài zhuàng
1.具结。 2.施行刑罚。

  • AI解释

责状》是古代法律术语之一,指的是原告向被告提出的正式书面指控书。在古代中国的司法体系中,《责状》通常由控诉人撰写并提交给相关官府或法官,作为起诉的基础文件。这种文书详细列明了案件的事实、证据和理由,旨在使得被告方对自身的行为负责,并接受法律的裁决。

造句示例

  1. 他决定将《责状》正式呈交至县衙门,以求公正解决这场多年来的纠纷。

  2. 在古代中国的审判中,《责状》是案件审理过程中的重要文件之一,它详细记录了原告的诉讼请求和依据。

  3. 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害者在《责状》中列举了一系列证据来支持其指控。

  4. 法官审阅了双方提交的所有材料后,开始依据《责状》上的内容进行公正裁决。

  5. 在古代中国法律体系中,《责状》作为诉讼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原告方的诉求与事实陈述。

请注意,上述句子是基于历史背景构建而成的例子,并非实际存在的史料记录。在现代汉语中,“责状”一词较少使用,通常以“起诉书”、“指控书”等更为常见的法律术语替代。

分词解释

zé,zhài

1 责任,分(fèn)内应做的事:~任。尽~。负~。职~。专~。~无旁贷。2 要求:~求。~令。~成。3 指摘过失:求全~备。~怪。斥~。~罚。谴~。4 质问,诘(jié)问:~问。~难。~让。5 旧指为了惩罚而打:鞭~。杖~。

zhuàng

1 形容,样子:~貌。奇形怪~。2 情况,情形:~况。病~。现~。3 叙述,描写:~语。~其事。写情~物。4 旧时叙述事件的文辞:行~。诉~。供~。5 特种格式的凭证:奖~。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