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则的拼音、解释、组词
垂则的简介:
chuí zé
1.垂示法则。
1.垂示法则。
- AI解释
《垂则》,在古代汉语中,这个词通常用来指通过立下榜样或者制定规则来对后人或未来产生影响的行为或制度。它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垂”,意味着流传、传承;“则”,可以理解为法则、准则或者是行为规范。因此,《垂则》的整体意义是指通过设立某种标准或规则,使之被传承给后代或是对未来行为有所指导和约束。
造句示例:
- 古人立德立言,垂则后世,其影响深远。
- 为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政府必须制定一系列完善的法律制度以垂则万民。
- 企业应当树立良好形象,通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来垂则员工的行为规范。
- 孔子所创制的各种礼义,虽已过去千年,但至今仍对中国人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垂则作用。
-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积极倡导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相统一的价值观以垂则下一代的成长。
分词解释
垂
chuí
1 东西一头挂下:~杨柳。~钓。~直。~线。~手(①表示容易;②表示恭敬)。~泪。~髫(头发下垂,指儿童)。~头丧气。2 敬辞,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爱。~怜。~询。3 传下去,传留后世:~范。永~不朽。4 接近,快要:~危。~老。~成。功败~成。
则
zé
1 模范:以身作~。2 规程,制度:规~。总~。原~。细~。3 效法:~先烈之言行。4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喜。5 表示转折,却:今~不然。6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余之罪也。7 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一~房子太小,二~参加的人数多。8 与“做”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甚(做什么)。9 量词,指成文的条数:新闻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