囓食的拼音、解释、组词

囓食的简介:

niè shí
1.咬食。

  • AI解释

《囓食》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而且没有直接对应的现代词汇。但从其字面结构来看,“囓”(něi)有“咬、啃”的意思;“食”,自然是“食物”。因此可以推断出,《囓食》可能指的是以啃咬的方式获取食物的行为或过程。

详细解释

  1. 语义:《囓食》描述的是动物通过啃咬的方式进食的过程。这个词通常用于形容一些非人类动物的进食方式,如啮齿类动物(比如老鼠、松鼠等)用嘴巴啃咬食物。
  2. 使用对象:多指野生动物或家养宠物,尤其是那些主要以啃食为获取营养方式的生物。
  3. 情感色彩:通常较为中性,可以用于描述自然现象或科学研究中的观察。

造句

  1. 狼群在森林里进行着紧张的囓食活动,它们要确保每一只狼都能分到足够的猎物。
  2. 当我打开罐头给宠物猫时,它立刻开始了一场愉快的囓食盛宴。
  3. 在动物园中观察到了大象的囓食行为,这让我们对其复杂的饮食习惯有了更深的理解。
  4. 囓食的动作虽然看似简单,但对动物来说却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操作。
  5. 科学家们通过分析化石记录中的牙痕,推断出了远古生物的囓食方式和生态环境。

请注意,《囓食》并非正式词汇,在实际使用中可能会根据上下文意思选用“啃食”、“捕食”等更为常见的词语。

分词解释

niè

1 同“啮”。

shí,sì,yì

1 吃:~肉。~欲。2 吃的东西:~品。粮~。零~。丰衣足~。3 俸禄:“君子谋道不谋~”。4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