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补的拼音、解释、组词

奏补的简介:

zòu bǔ
1.犹奏荫。

  • AI解释

奏补》,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官员因公务或个人原因被派遣到某个地方任职的情况。这个术语中的“奏”字意味着由皇帝或上级通过正式的文书形式进行任命,“补”则是填补空缺、补充人员之意。

详细解释

  1. 来源:《奏补》一词源自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度成熟之后。
  2. 含义
  3. “奏”——通过书面的形式向上级或帝王汇报工作,并请求任命或调动。
  4. “补”——补充、填补。在古代官场中,常用于指官员被派遣到某个新的职位上任职。

造句

  1. 因为之前治理的区域出现了一些问题,李大人被皇帝下令奏补至南方某地进行考察与治理。
  2. 这次由于王大人功绩显著,在朝堂之上得到了奏补的机会,前往北方边疆协助解决边境事务。
  3. 在这次的科举大考之后,张生获得了优异的成绩,皇上认为他学识渊博,决定让他前往地方担任教官一职进行“奏补”。
  4. 为了补充在西南地区官缺人员不足的情况,朝廷发布了诏令,要求各地官员积极推荐人才,并向上级提出“奏补”的申请。
  5. 刘大人因为多年在外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朝堂之上被举荐并获得“奏补”,前往京城担任新的职务。

这些例子展示了《奏补》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体现了古代中国官僚体系中官员调动和选拔的一种正式方式。

分词解释

zòu

1 作乐(yuè ㄩㄝˋ),依照曲调吹弹乐器:演~。~国歌。~鸣曲。2 封建时代臣子对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启~。~议。~疏。~折。~本。~对。3 呈现,取得:~效。~功。~捷(取得胜利)。大~奇功。

1 把残破的东西加上材料修理完整:缝~。~葺。亡羊~牢。2 把缺少的东西充实起来或添上:弥~。~充。贴~。~习。滋~。3 益处:不无小~。于事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