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出一口的拼音、解释、组词

如出一口的简介:

rú chū yī kǒu
象从一张嘴里说出来的。形容许多人说法一样。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好像是从一张嘴里说出来的。比喻众人立场一致,所说的皆相同。战国策˙楚策一:左右俱曰无有,如出一口。唐˙韩愈˙黄家贼事宜状:杀伤疾患,十室九空,百姓怨嗟,如出一口。

1. 好像是从一张嘴里说出来的。比喻众人立场一致,所说的皆相同。《战国策.楚策一》:「左右俱曰无有,如出一口。」唐.韩愈〈黄家贼事宜状〉:「杀伤疾患,十室九空,百姓怨嗟,如出一口。」

词语“如出一辙”是汉语中一个常用的成语,意思是两个或多个事情、方法极其相似,就好像出自同一个模板或来源一样。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两件事情的高度一致性,并非字面上的意思。

详细解释

  • 出处: 这个成语最早见于明代陆炳所著的《煮海》:“如出一辙, 莫辨真伪。”
  • 语法结构: 一般作谓语、宾语使用。
  • 用法: 常用来形容两件事情非常相似,几乎是相同的;也可比喻方法手段等类似。
  • 感情色彩: 中性词

造句示例

  1. 这两家公司的产品设计如出一辙,几乎让人分不出哪一家的设计更优秀。
  2. 尽管他们使用了不同的技术路径,但最终方案的实施结果还是如出一辙的高效。
  3. 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两个部门采取的方法几乎是如出一辙的,这显示了他们的协调性很好。
  4. 他俩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如出一辙,简直就是一对活生生的双胞胎。
  5. 案件发生后的调查报告与去年类似事件的结果几乎如出一辙。

这些造句都体现了成语“如出一辙”的意思,即两件事极其相似。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1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3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4 到,往:~厕。5 假若,假设:~果。~若。假~。6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7 与,和:“公~大夫入”。8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10 表示举例:例~。11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12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13 姓。

chū

1 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2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3 离开:~发。~轨。~嫁。4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5 发生:~事。6 显露:~现。~名。7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8 来到:~席。~勤。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10 显得量多:这米~饭。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kǒu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3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港~。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喜峰~。5 破裂的地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