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色的拼音、解释、组词

避色的简介:

bì sè
1.谓避开女色。 2.谓君礼貌衰减,有厌己之状,即去之。语出《论语.宪问》:"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 AI解释

避色》是出自《庄子·外篇·德充符》中的一句话:“故君子不以其所有养其无知,小人以其无知养其所无;故君子之爱其身也,非以色也。”这里的“避色”并非通常意义上避免色彩的意思,而是指在特定的文化和哲学背景下,避免或拒绝过分追求外在的形式美或物质享受。《庄子》主张内在品德与精神修养的重要性,认为过多关注外貌或表面现象反而会忽视了人的真正价值和内在修为。

详细解释

  1. 君子不以其所有养其无知:君子不会用自己拥有的东西来滋养那些没有知识的人。
  2. 小人以其无知养其所无:小人则相反,他们会利用他人的无知去获取他们没有的东西。
  3. 故君子之爱其身也非以色也:因此,君子爱护自己的身体,并不是因为容貌或外貌。

这里的“色”并不是指颜色或者美色,而是指外表、形体以及由此引申出的欲望和追求。这句话强调了内在修养的重要性,提倡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应注重内心的纯净与高尚。

造句

  1. 李先生一直秉持着庄子的理念,他希望在自己的生活中能够做到“避色”,专注于个人品德的提升。
  2. 虽然现代社会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诱惑和美丽的东西,但张女士始终保持着淡泊的心态,她明白真正的美来自内在而非外表。
  3. 在这次艺术展览中,王老师选择了那些注重精神内涵而不是仅仅追求视觉享受的作品进行展示,体现了“避色”的思想。
  4. 小华总是能避开那些只看重外貌的人,他更加珍视内心真诚的朋友,这正符合了庄子所说的“君子之爱其身也非以色”。
  5. 老张退休后开始学习书法和国画,但他并没有追求成为众人眼中的高手,而是享受创作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体会到了心灵上的宁静与满足。

分词解释

1 躲,设法躲开:~雨。~暑。~世。~讳。回~。~重就轻。~世绝俗。2 防止:~免。~孕。~嫌。~雷针。

1 由物体发射、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颜~。~彩。~相(xiàng )。~调(diào )。2 脸上表现出的神气、样子:脸~。气~。~厉内荏。3 情景,景象:行~匆匆。景~宜人。4 种类:各~用品。5 品质,质量:音~。成~。足~纹银。6 妇女美貌:姿~。~艺。7 情欲:~情。好(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