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编断简的拼音、解释、组词

遗编断简的简介:

yí biān duàn jiǎn
指散佚而残缺不全的典籍。

  • AI解释

遗编断简》这个词组通常用来形容已经散失或残缺的书籍、文稿或者古籍,指的是古代学者或文人遗留下来的、经过岁月洗礼而变得不完整的手稿、著作等。这个词蕴含了一种历史感和文化价值,强调的是这些文献尽管可能破损了,但仍承载着重要的知识或思想。

详细解释

  • 遗编:指的是古人留下的书籍、著述。
  • 断简:“简”原指古代书写用的竹片或木片。在没有纸张的古时代,人们会将文字写在这些简牍上。当这些文字记录因为各种原因而断裂破损时,我们称之为“断简”。现在则用来比喻残缺不全的文字材料。

造句

  1. 这部《遗编断简》虽然历经沧桑,但其价值无可估量。
  2. 学者们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整理出这部珍贵的《遗编断简》,填补了历史研究中的空白。
  3. 在古代的图书馆里,保存着许多这样的《遗编断简》,它们是了解历史的重要线索。
  4. 通过仔细阅读和分析这些《遗编断简》,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
  5. 虽然年代久远,但这些《遗编断简》仍然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思想精华。

分词解释

1 丢失:~失。~落。2 漏掉:~忘。~漏。3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路不拾~。4 余,留:~留。~俗。~闻。~址。~风。~憾。~老(➊经历世变的老人;➋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5 死人留下的:~骨。~言。~嘱。6 不自觉地排泄:~尿。~精。7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传。8 抛弃:~弃。

biān

1 用细条或带形的东西交叉组织起来:~结。~织。~扎。2 按一定的原则、规则或次序来组织或排列:~排。~目(编制目录或指已编成的目录)。~次。~年。~订。~配。~码。3 把材料加以适当的组织排列而成为书籍、报刊、广播电视节目等:~写。~译。~审。~修。~纂。~印。4 创作:~剧。~导。5 捏造:~瞎话。6 成本的书按内容划分的部分:正~。续~。简~。

duàn

1 长形的东西从中间分开:~裂。~层。~面。截~。~肠。~魂。~线风筝。2 不继续,禁绝:~粮。~水。~炊。~奶。~档。~流。~种(zhóng )。~交。~片。~续。~子绝孙。3 判定,决定:判~。诊~。~狱(审理和判决罪案)。4 一定,绝对:~乎不可。~然施行。

jiǎn

1 古代用来写字的竹板:竹~。~牍。~策。~册。2 书信:~帖。~札。信~。书~。3 不复杂:~单。~易。~略。~要。~便。~洁。~练。册繁就~。言~意赅。4 选择:~拔。~选。~任。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