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之才的拼音、解释、组词

王佐之才的简介:

wáng zuǒ zhī cái
佐:辅佐。辅佐帝王成就大业的才干。

  • AI解释

王佐之才》,这个词语源自古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的一个成语。它用来形容一个人具有卓越的才能和智慧,能够帮助君主或国家解决复杂问题、治理好江山社稷的人物。

详细解释:

  • “王佐”:在古代中国,“佐”意为辅佐;而“王”则是指帝王或者皇权。因此,“王佐”可以理解为辅助帝王治理国家的人。
  • “之才”:指的是这种人拥有的才能和智慧。

综合起来,这句话表达的是一个人拥有极为出众的才能与谋略,能够成为君主的重要辅臣,帮助其进行有效的统治或治理。

造句:

  1. 历史上有名的宰相如诸葛亮、萧何等都被誉为王佐之才
  2. 只有具备深厚学识和非凡智慧的人,才有资格被称为王佐之才
  3. 这位将军不仅勇猛善战,而且有着不凡的军事才能,堪称真正的王佐之才
  4. 他的策略和见解极具前瞻性,真可以说是当代难得一见的王佐之才
  5. 能够遇到这样一位王佐之才是国家的幸运,也是君主的幸事。

分词解释

wáng,wàng

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国。~法。公子~孙。~朝(cháo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公。~侯。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蜂~。~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4 大:~父(祖父)。~母(祖母)。5 姓。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cái

1 能力:~能。口~。这人很有~干。2 从才能方面指某类人:干(gàn)~。奇~。奴~。蠢~。3 副词。①方,始:昨天~来。现在~懂得这个道理。②仅仅:~用了两元。来了~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