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易近民的拼音、解释、组词

平易近民的简介:

píng yì jìn mín
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同“平易近人”。

  • AI解释

词语详解

平易近民》是一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言语、行为或政策等通俗易懂,易于被大众接受和理解。这个词中的“平易”指的是简单明了、不复杂,“近民”则指接近百姓、与民众紧密相连。

出处:这个成语出自于古代中国儒家经典之一的《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这里的含义是君子治理国家的方法虽然是广博复杂的,但其中的道理却浅显易懂。后来“平易近民”逐渐演变为形容言辞或行为易于被民众理解和接受。

语法结构:偏正式;作谓语、定语。

造句

  1. **政策宣讲会应当采用平易近民的方式,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能够理解并支持。
  2. 教育者应该追求教育内容的平易近民,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学习知识。
  3. 公司新推出的用户手册通过大量的图表和简洁的语言,使得产品特性更加平易近民
  4. 为了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政府部门计划开展一系列平易近民的宣传教育活动。
  5. 在日常沟通中,我们应尽量使用平易近民的语言,让对方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或建议。

以上造句旨在体现“平易近民”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具体应用。

分词解释

píng

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地。~面。~原。2 均等:~分。~行(xíng)。抱打不~。公~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列。~局。~辈。4 安定、安静:~安。~服。5 治理,镇压:~定。6 抑止(怒气):他把气~了下去。7 和好:“宋人及楚人~”。8 一般的,普通的:~民。~庸。~价。~凡。9 往常,一向:~生(a.从来;b.终身)。~素。10 汉语四声之一:~声。~仄。11 姓。12 〔~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

1 不费力,与“难”相对:容~。~与(容易对付)。~于。2 和悦:平~(➊态度谦逊和蔼;➋指语言文字浅显)。3 改变:~手。~地。变~。4 交换:交~。贸~。5 轻慢:贵货~土。6 芟治草木:~墓(除治墓地的草木)。~其田畴。7 古书名,《易》即《易经》,也称《周易》。8 姓。

jìn

1 距离短,与“远”相对:接~。附~。靠~。~路。~景。舍~求远。~在眉睫。~朱者赤,~墨者黑。~水楼台。2 现在以前不久的时间:~况。~来。~代。~岁。~闻。~照。~体诗。3 亲密:亲~。~亲。~臣。平易~人。4 差别小,差不多:接~。相~。5 浅显:言~旨远。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