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三总兵的拼音、解释、组词
定海三总兵的简介:
dìng hǎi sān zǒng bīng
鸦片战争中定海战役牺牲的三位爱国将领。1841年9月英军进攻浙江定海,定海镇总兵葛云飞、处州镇总兵郑国鸿、寿春镇总兵王锡朋率部血战,先后阵亡。史称定海三总兵。
鸦片战争中定海战役牺牲的三位爱国将领。1841年9月英军进攻浙江定海,定海镇总兵葛云飞、处州镇总兵郑国鸿、寿春镇总兵王锡朋率部血战,先后阵亡。史称定海三总兵。
- AI解释
《定海三总兵》是中国古代历史中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术语,通常用来指代明朝末年驻扎在浙江省舟山群岛(历史上称为定海)的三位高级军事将领。他们主要负责防备倭寇、海盗以及处理与沿海地区的关系,同时也参与了当时的抗清斗争。
详细解释
- 定海:指的是今天的浙江省舟山市。
- 总兵:在中国古代军制中,“总兵”是一种高级军官的称谓,通常指在某一地区的军事指挥官。总兵之下设有副将、参将等职位,负责具体的军事行动和日常管理。
造句
- 明末清初时期,定海三总兵各自领兵守卫要塞,共同抵抗外敌。
- 在抗击倭寇的战斗中,三位总兵密切合作,确保了定海的安全。
- 尽管面临内忧外患,定海三总兵依旧坚守岗位,保障了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 定海三总兵不仅在军事上有所建树,在处理地方关系方面也表现出色,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拥戴与尊敬。
- 每当提起那段历史,人们总会想起三位英勇的定海总兵,他们忠心耿耿、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请注意,《定海三总兵》这一称谓并非特指某三个具体的人物姓名,而是泛指在特定历史时期中驻扎于定海地区的三位高级军事将领。
分词解释
定
dìng
1 不动的,不变的:~额。~价。~律。~论。~期。~型。~义。~都(dū)。~稿。~数(shù)(a.规定数额;b.指天命;c.规定的数额)。断~。规~。鉴~。2 使不变动:~案。~罪。决~。确~。3 平安,平靖(多指局势):大局已~。4 镇静,安稳(多指情绪):心神不~。5 确凿,必然的:必~。镇~。6 预先约妥:~计。~情。~货。~做。7 姓。
海
hǎi
1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洋。~域。~拔。~疆。~内。~岸。~誓山盟。五湖四~。2 用于湖泊名称:青~。中南~。3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碗。~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口。4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火~。5 漫无目标地:~骂。~找。6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7 特指中国上海:~派。8 姓。
三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总
zǒng
1 聚合,聚在一起:~之。~数。~体。~结。汇~。2 概括全部,主要的:~纲。~则。3 为首的,最高的:~司令。~裁。~经理。~统。4 束系,束头发:~角(jiǎo )。5 经常,一直:~是这样。6 一定,无论如何:~归。“万紫千红~是春”。
兵
bīng
1 武器:~器。~刃。~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2 战士,军队:~士。~卒。~丁。~戎相见(指武装冲突)。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法。~家。~机。~衅(战争的争端)。~书。~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荒马乱。~贵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