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牧的拼音、解释、组词

宰牧的简介:

zǎi mù
1.宰相与州牧的并称。泛指治民的官吏。 2.掌管,治理。

  • AI解释

宰牧”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它是由两个字组成的词语。通常,“宰”有主宰、管理的意思;而“牧”则指的是放养牲畜或管理百姓。“宰牧”可以理解为管理或者治理的意思,在古代文献中偶尔可见到这个词的用法。

详细解释:

  • :主宰,支配。
  • :管治,养育。字面意义上是放养牛羊,引申为人或事物的管理、养育。

综上,“宰牧”可以理解为全面治理或者统辖的意思,在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描述君主或统治者对国家或百姓的管理和治理。

造句示例:

  1. 古代帝王需具备广阔的胸怀和深邃的智慧,方能成为一位成功的宰牧之主。
  2. 先王以仁德为本,才能真正地实现天下大治,成为真正的宰牧者。
  3.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我们需要新的领导力来全面治理国家,这需要卓越的宰牧能力。
  4. 历史上许多名君贤相都注重选拔有能力的人才进行宰牧工作,以期达到国泰民安。
  5. 作为领导者,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宰牧者,就必须时刻保持对人民负责的态度。

分词解释

zǎi

1 杀牲畜:~杀。屠~。~牲节(亦称“古尔邦节”、“牺牲节”)。2 借指商贩用狡诈的手段使顾客在经济上受到损害(有的地区称“斩”)。3 古代官名:~相(xiàng )。~辅。太~。~官。4 主管、主持:主~。~制。

1 放养牲口:~童。畜~。~场。放~。游~。~民。~歌。~群。2 治:~民(治理人民)。3 古代治民之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