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避的拼音、解释、组词

忌避的简介:

jì bì
1.避开禁忌;顾忌回避。

  • AI解释

忌避》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指某些人或事因为迷信、习俗等原因而有所回避,或者是因为某种原因避免接触某个人或事物。这个词有时也用于描述避免某些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行为或物品。

详细解释:

  1. 含义忌避主要指的是人们为了避免一些被认为会带来不利影响的事物或行为。
  2. 来源与背景:这一概念常常出现在传统习俗和文化中,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较多体现。比如,某些日子被视为不宜出行、结婚等,这类日子被称为“忌日”或“避讳”,人们会选择在这几天内避免进行一些特定的活动以保平安。
  3. 适用范围忌避不仅限于个人行为,也包括社会习俗和文化传统。

造句:

  1. 在传统的春节假期里,许多家庭都会选择忌避出游,以免旅途不顺。
  2. 古代君王对于自己的名字采取了种种忌避措施,以避免不吉利的暗示出现。
  3. 红色在中国婚礼中是常见的颜色,因为人们通常会忌避使用白色,因为它与丧葬相关联。
  4. 根据当地风俗,新婚夫妇应当在婚礼后的一个月内忌避搬家或旅行,以免影响婚姻幸福。
  5. 某些地区有忌避农历初一到初三出行的习惯,认为这段时间出门容易遇到霉运。

分词解释

1 嫉妒,憎恨:猜~。~才。~能。~妒。~贤妒能。2 害怕,畏惧:顾~。肆无~惮。3 禁戒:~戒。~食。~讳。禁~。4 父母或祖先死亡的日子,迷信称不吉利的日子:~日。~辰。生~(已死父母的生日)。

1 躲,设法躲开:~雨。~暑。~世。~讳。回~。~重就轻。~世绝俗。2 防止:~免。~孕。~嫌。~雷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