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臣的拼音、解释、组词

部臣的简介:

bù chén
1.中央各部的长官。

  • AI解释

部臣》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中央政府各重要部门(如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中的官员。这些官员通常是朝廷的重要职位,负责各自部门的具体行政工作和政策实施。

详细解释: - : 在中国古代,将官僚机构分为不同的部门或“部”,每个部门都有其特定的职责范围。 - : 古代对于官员的一种尊称,可以指文职官员或武职官员。

在古代中国,中央政府设有六部(吏、户、礼、兵、刑、工),这些部门处理各种政务。每一部长官被称为“尚书”,副职为侍郎。部臣一般指的是这些重要职位的官员。

造句示例: 1. 自从他晋升为户部大臣后,他的生活变得更加忙碌。 2. 在这次朝廷会议上,御史大臣建议增加对边疆地区的军事开支,得到了兵部大臣的支持。 3. 作为工部的一名年轻有为的大臣,他在建筑设计上的创新想法被采纳用于皇宫的扩建工程。 4. 新上任的礼部大臣决定对宫廷礼仪进行改革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5. 部臣们经常需要处理来自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问题。

分词解释

1 全体中的一份:~分(“分”读轻声)。外~。腹~。局~。全~。~件。~位(位置)。2 机关企业按业务范围分设的单位:外交~。编辑~。~队(军队)。3 具有统属关系:所~五十人。~下。~将。~属。~首。~落(luò)。4 安置安排:~署。5 量词:一~小说。三~汽车。

chén

1 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亦包括百姓:~僚。~子。~服。君~。2 官吏对君主的自称:“王必无人,~愿奉璧往使。”3 古人谦称自己。4 古代指男性奴隶:~仆。~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