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伋待期的拼音、解释、组词
郭伋待期的简介:
guō jí dài/dāi qī/jī
1.《后汉书.郭伋传》载:郭伋任并州牧,有一次到西河美稷,有数百儿童骑着竹马来欢迎他,并问他什么时候返回再经过,到时还要来迎送。郭伋告诉他们返回日期,后来提前一天到达,就在郊外住了一夜,待期到第二天才入市。后以"郭伋待期"为重守约信之典实。
1.《后汉书.郭伋传》载:郭伋任并州牧,有一次到西河美稷,有数百儿童骑着竹马来欢迎他,并问他什么时候返回再经过,到时还要来迎送。郭伋告诉他们返回日期,后来提前一天到达,就在郊外住了一夜,待期到第二天才入市。后以"郭伋待期"为重守约信之典实。
- AI解释
《郭伋待期》中的“郭伋”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官员,他以诚实守信、注重信用而闻名。在古代社会中,郭伋对待约定的时间非常严谨,即便遇到风雨等不可抗力的情况,也会按照约定的时间到达,不更改行程,以此来教育和影响他人,这种精神体现了古代中国重视诚信的伦理观念。
详细解释: - 郭伋待期:这个词语主要用来形容一个人守信重诺、准时赴约的特点。故事中的主角郭伋因为能够始终如一地遵守与他人的约定而闻名。 - 故事背景:有一次,郭伋带孩子们去野外游玩,预计在傍晚时返回城中。然而途中突遇暴雨,导致行程延误,但郭伋仍然带领孩子们在原定的地点等待,直到日落才返回城市。这一举动展现了他对承诺的重视和对孩子的言传身教。 - 价值观:这个故事强调了诚信、守信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造句示例:
- 在《郭伋待期》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个关于守时守信的重要价值观念。
- 小明从《郭伋待期》的故事里学到了诚信的重要性,并决定从现在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 这次会议的召开时间是按照既定计划进行的,这正体现了我们公司以《郭伋待期》的精神为指导的工作态度。
- 作为一个企业家,我们应该学习《郭伋待期》中的人物精神,对待每一个合作机会都保持诚信的态度。
-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郭伋待期》的故事提醒我们要重视每一份承诺,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分词解释
郭
guō
1 城外围着城的墙:城~。“爷娘闻女来,出~相扶将”。2 物体的外框或外壳。3 姓。
伋
jí
1 古人名用字。
待
dài,dāi
1 等,等候:~到。~旦。拭目以~。2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对~。招~。~遇。~人接物。3 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正~出门,有人来了。
期
qī,jī
1 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定~。限~。~限。学~。2 量词,用于刊物或其他分期的事物:第五~。3 盼望,希望:~望。~冀。~盼。~待。4 限度:“征敛无~求索无度”。5 必,决定:“~死,非勇也”。6 〔~颐〕指人活到一百岁。7 地质学上指在一个国境内或一个大区域内,小于“世”的地质年代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