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公的拼音、解释、组词

狙公的简介:

jū gōng
1.古代喜养猿猴者。

  • AI解释

词语详解

狙公

  1. 释义:出自古代寓言故事,字面意思为“养猴子的人”。这里的“狙”指的是猕猴(亦作“猢狲”),而“公”则指对男性长者的尊称。在古代传说中,这个词语常用来比喻那些依靠他人或资源获取利益、操控他人的统治者或管理人。

  2. 来源:这一故事最早见于《庄子·外物》,讲述了养猴人为猴子们分配食物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养猴人通过调整分食的规则来控制猴群的行为,表现出了一种巧妙的心理操纵技巧。这个寓言常用来讽刺那些凭借权势或策略操纵他人的人。

  3. 寓意:这个词语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古代对猴子的管理方式,更深层次上反映了统治者或领导者如何通过各种手段操控下属或民众,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造句

  1. 这个公司老板就像一个狙公,通过设置各种奖励和惩罚制度来控制员工的行为。
  2. 政治家们往往像是狙公,在不同的选举周期中调整政策方向来赢得选民的支持。
  3. 在这场游戏中,那些所谓的“大人物”其实就是一群狙公,操控着舆论和媒体来影响公众意见。
  4. 有些教育工作者似乎也扮演了狙公的角色,通过制定各种规则来管理学生的行为。
  5. 那些善于察言观色的领导者往往能够像狙公一样,精准地抓住下属的心理弱点,从而达到管理的效果。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更多的问题或需要进一步解释,请随时告诉我。

分词解释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