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箅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炉箅子的简介:

lú bì zǐ
1. 炉膛和炉底之间承煤漏灰的铁屉子。

  • AI解释

《炉箅子》,这一词汇主要出现在中国的北方方言中,指的是安装在炉灶上的金属网格或者片状物体。它的功能是防止柴火、煤炭等燃烧物直接接触炉体,避免炉体因过热而损坏,并且能够帮助空气流通,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详细解释

  • 结构:通常由铁或铝制成,有各种尺寸和形状。
  • 作用
  • 隔离燃料与炉体,保护炉体不受高温损害。
  • 增加通风孔隙度,促进空气流通,使得燃烧更加充分。
  • 拦截未完全燃烧的灰烬或炭块。

造句

  1. 冬天到了,我得检查一下家里的炉箅子有没有生锈,确保它们不会影响供暖效果。
  2. 在农村的老屋中,炉灶上的那个圆圈状的东西就是炉箅子,它对于加热做饭是必不可少的。
  3. 为了提高厨房的整体美观度和实用性,我们决定给炉灶更换一个新的、更加精致的铝制炉箅子。
  4. 刚开始学做饭时,妈妈告诉我不要把大块木头直接放在火上烧,而要先铺好炉箅子才行。
  5. 小明为了研究古代的生活习惯,特意在网上查找了关于宋朝时期使用何种材质和制作方法的炉箅子的相关资料。

分词解释

1 取暖、做饭或冶炼用的设备,种类很多,普通用煤火发热,有用煤气、电力的:~子。~火。锅~。熔~。~火纯青(喻功夫达到纯熟完美的境地)。2 古同“垆”,古代酒店前放置酒坛的炉形土墩,借指酒店。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