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激子的简介:
jī zǐ
1. 由于吸收光子在固体中产生的可移动的束缚的电子-空(穴)子对。
1. 由于吸收光子在固体中产生的可移动的束缚的电子-空(穴)子对。
- AI解释
关于“激子”一词,实际上,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直接以“激子”作为术语或词汇使用。这个词汇可能是一个特定领域的专业术语或者是在某些语境下临时使用的说法。激子在物理学和凝聚态物理领域有一定的应用意义。
激子的解释
在凝聚态物理学中,“激子”(Exciton)指的是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但不离开原子或分子的情况,同时与空穴形成的一种准粒子。激子在半导体材料、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量子点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造句
- 科学家们利用激子的特性研究了有机材料的光电性质。
- 在纳米技术中,激子的研究为开发新型光电器件提供了理论基础。
- 研究表明,通过调节激子态,可以有效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
- 激子效应在量子计算和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中也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为了优化LED发光效果,研究人员深入探讨了激子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这些句子是基于“激子”概念的合理推测与应用方向构建的示例。需要注意的是,“激子”的具体用法和相关研究领域可能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
分词解释
激
jī
1 水受阻遏,震荡而涌或飞溅:冲~。~荡。~浊扬清(冲击污水,让清水上来,喻打击坏人坏事,奖励好人好事)。2 冷水突然浇淋或冲、泡食物:~酸菜。3 鼓动,使人的感情冲动:刺~。~励。4 感情冲动:感~。~动。~昂慷慨。5 急剧的,强烈的:~烈。~进。6 过分直率:~厉。~切。7 〔~光〕某些物质的原子中的粒子受光或电刺激,使低能级的原子变成高能级原子,而辐射出相位、频率、方向等完全相同的光,称“激光”。亦称“莱塞”、“镭射”。8 〔~光器〕产生激光的装置。9 〔~素〕内分泌腺分泌的物质。亦称“荷尔蒙”。10 鲜明:唇如~丹。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