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署的拼音、解释、组词

牙署的简介:

yá shǔ
1.衙门;官署。 2.辽代官名。《辽史.百官志一》有文班牙署,为文班司属官。

  • AI解释

关于“牙署”的解释,传统意义上,“牙”是古代官府或商贾会所的一种称谓,而“牙署”是指设立在通商口岸或者贸易集中地的官方管理机构。这种称呼多出现在中国古代历史中,负责处理货物检验、关税征收等事务。“牙”在此有为“牙齿”的意思,象征着权力和秩序。

此外,“牙”字有时也被用作一种对特定职业或行业的尊称,在古代常用于指代负责商品买卖、市场管理的官员或者机构。因此,“牙署”也可以理解为古代的一种官方市舶司(即专门处理对外贸易事务的官署),或者是商行和店铺的联合组织,它不仅服务于商业活动,还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职能。

以下是五个使用“牙署”的造句:

  1. 在明朝时期,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广州的牙署成为了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枢纽。
  2. 李明的父亲在清朝担任牙署官员,负责监管和征税等事务。
  3. 清代的牙署不仅管理商贸活动,还设有专门处理民间纠纷的机构,体现了当时较为完善的市井治理机制。
  4. 这位商人为了拓展业务,在当地著名的牙署里注册了自己的品牌。
  5. 研究历史时发现,明清两朝在广州、泉州等地都设立了牙署以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控。

分词解释

1 齿(古代把大齿称为“牙”,现在“牙”是齿的通称,亦称“牙齿”):~垢。~龈。~碜。~祭。2 像牙齿形状的东西:抽屉~子。3 特指象牙:~雕。4 旧时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人:~商。~行。5 姓。

shǔ

1 办理公务的机关:专~。公~。官~。2 布置:部~。3 签名,题字:签~。~名。~字。4 暂代:~理。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