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伏的拼音、解释、组词

滞伏的简介:

zhì fú
1.谓沉滞,滞积。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沉滞。《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

2. 无意进取、意志消沉。

关于“滞伏”这个词语,它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而可能是某个特定语境或创作中的自创词。但从其结构和字面意义来看,“滞”意味着不流畅、停滞不前;“伏”则可能意味着隐藏或者潜藏的状态。“滞伏”可以理解为某种事物处于一种停滞不动且被隐藏的状态。

详细解释

  • 含义: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大致推测,“滞伏”的意思可能是某物或某事既处于停滞状态又处于隐秘或潜在的状态。
  • 用法:这个词可能更适合用于文学创作中表达一种复杂的情感或者情境。在日常语境中较少使用。

造句

  1. 在那个偏远的小镇上,旧房子里面的秘密已经滞伏多年,直到最近才被发现。
  2. 那些不切实际的梦想在他的心中滞伏已久,但他从未放弃追寻它们的机会。
  3. 危机感在他们的心中潜藏已久,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未能爆发出来,处于一种滞伏的状态。
  4. 他心中的那份孤独和忧郁似乎一直都在那里滞伏,即使周围的人看起来都很开心的时候也是如此。
  5. 这些老旧的设备在工厂里已经滞伏了很多年,直到最近才决定进行技术更新。

需要注意的是,“滞伏”这个词语并非正式词汇,在实际交流中使用时可能会引起误解。若要在特定语境中使用,请先确保对方理解其含义。

分词解释

zhì

1 凝积,不流通,不灵活:停~。~留。~销。~空。呆~。~产(产妇临产后总产程超过30小时者)。~针。~下(痢疾的古称)。2 遗落:“此有~穗”。

1 趴,脸向下,体前屈:~卧。~案读书。2 低下去:此起彼~。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法。~输。~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4 使屈服:降~。降龙~虎。5 隐藏:~兵。埋~。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日。~旱。~暑。~天。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