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书百城的拼音、解释、组词

拥书百城的简介:

yōng shū bǎi chéng
比喻藏书极其丰富或嗜书之深。

  • AI解释

拥书百城》这一说法源自中国古代文人的理想境界,意味着一个人拥有大量书籍,达到了博学多识、知识渊博的程度。在古代,书籍往往非常珍贵且不易得,因此能够拥有大量的书籍,不仅象征着个人的财富积累,更代表着文化修养和社会地位。

详细解释

  • 拥书百城:这里的“百城”实际上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并非字面意思的一百座城市。它用来形容一个人藏书之多,数量庞大。
  • 这个词语通常用于赞扬那些学识渊博、涉猎广泛的人,表达对其丰富知识的敬佩之情。

造句

  1. 小明自幼酷爱读书,如今已拥书百城,成为了一名颇有成就的历史学者。
  2. 在这次知识竞赛中,李华凭借自己拥书百城的优势,顺利地夺得了冠军。
  3. 张教授虽年过半百,却依然保持着日读一卷的习惯,堪称真正的“拥书百城”。
  4. 这位图书馆馆长不仅个人藏书丰富,还致力于推广全民阅读,被誉为现代的“拥有百城之书”的读书人。
  5. 小李自幼好学不倦,在各种书籍中汲取知识养分,如今已积累了足够的学术储备,可谓真正达到了拥书百城的境界。

分词解释

yōng

1 抱:~抱。2 围着:前呼后~。3 推举,爱护:~戴。~护。4 聚到一块:~挤。簇~。5 具有:~有。6 遮蔽:~蔽(亦作“壅蔽”)。~塞(sè)。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

bǎi

1 数名,十个十(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佰”代):~步穿杨。~儿八十。~分比。2 喻很多:~草。~货。~姓(人民)。~般。~炼成钢。~无聊赖。~废俱兴(xīng )。

chéng

1 围绕都市的高墙:~墙。~池。~圈。~郭(“城”指内城墙,“郭”指外城墙)。~楼。~堞(城上的矮墙,亦称“女儿墙”)。~垛。2 都市:~市。~镇。~府(a.城市及官署;b.喻待人处世的心机,如“胸无~~”)。~邑。~乡。~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