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肿脸充胖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打肿脸充胖子的简介:
dǎ zhǒng liǎn chōng pàng zī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
- AI解释
《打肿脸充胖子》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表达。这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那些在能力和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为了面子或虚荣而做出超出自己实际能力的事,比如借钱消费、借债购买奢侈品等行为。
成语的字面含义为“把脸都给肿了还故意摆出一副富有的样子”,形象地描述了一种试图通过外在表现来掩饰自身不足的心理和行为。这实际上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虚荣心态的表现形式,可能会给自己带来财务或其他方面的风险。
造句
- 小明家境并不富裕,为了参加同学聚会,他打肿脸充胖子借了钱买了一套昂贵的衣服。
- 老王在公司里总是喜欢打肿脸充胖子,借钱出国旅行,却不愿意承担自己的债务。
- 别人都以为小李很有钱,其实她只是个爱面子的人,经常打肿脸充胖子地请客吃饭。
- 小张为了参加婚礼,打肿脸充胖子借了高利贷买了昂贵的礼服和礼物,结果差点倾家荡产。
- 老板看到员工们纷纷在社交媒体上晒出奢侈品照片,心里很不爽,但他嘴硬地说:“我们公司文化就是提倡大家打肿脸充胖子。”
以上这些例子分别展示了成语“打肿脸充胖子”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消费和规划财务,避免因虚荣心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或损失。
分词解释
打
dǎ,dá
1 击,敲,攻击:~击。殴~。~杀。2 放出,发出,注入,扎入:~炮。~雷。~信号。~电报。3 做,造:~首饰。~家具。4 拨动:~算盘。5 揭,破,凿开:~破。~井。6 举,提起:~灯笼。~起精神。7 涂抹,印,画:~蜡。~戳子。8 写出,开出:~证明。9 捆,扎:~包裹。10 合,结合:~伙。~成一片。11 获取,购取:~水。~鱼。12 除去:~消。~杈。13 定出,计算:~算。~腹稿。14 用,采用,使用:~比喻。15 玩,玩耍:~球。16 截,停,减,退:~住。~价儿。17 表示人体发出某种行为动作:~手势。18 进行某种活动,从事或担任某种工作:~交道。~短工。19 与某些动词结合,基本上保留原动词词义:~扫。~扰。20 自,从:~哪儿来?
肿
zhǒng
1 皮肉浮胀:~胀。~瘤。~痛。浮~。红~。脓~。臃~。
脸
liǎn
1 面孔,头的前部从额到下巴:~颊。~孔。~形(亦作“脸型”)。~色。~谱。2 物体的前部:鞋~儿。门~儿。3 体面,面子,颜面:~面。~皮。~软。丢~。赏~。
充
chōng
1 满、足:~足。~实。~分(fèn )(➊足够;➋尽量)。~沛。~裕。2 填满,装满:填~。~满(➊填满,布满;➋充分具有)。~耳不闻。~电。汗牛~栋。3 当,担任:~当。~军。4 假装:冒~。~数(shù)。5 姓。
胖
pàng,pán,pàn
1 人体内含脂肪多:~子。肥~。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