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三余一的拼音、解释、组词
耕三余一的简介:
gēng sān yú yī
耕种三年,节余一年的粮食。
耕种三年,节余一年的粮食。
- AI解释
《耕三余一》这个词语,虽然在古代典籍中较少直接出现,但其背后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辛勤劳动,在满足了基本需求之后还能有剩余的一份,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耕文化中“勤俭节约、开源节流”的智慧。
解释
- 耕三余一:这里的“耕”指的是农民的辛勤劳动,“三”与“一”具体数目并未明确指出其确切比例,但可以理解为在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时,在满足了基本需求之外还能有一份额外的收获。
- 这种说法强调的是通过努力工作来实现生活上的富足,并且这种富足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还包括精神层面的充实。它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造句
- 古代农民遵循耕三余一的原则,即使在艰难时期也能积累一定的财富。
- 张三家世代务农,他们以耕三余一的精神,不仅维持了家庭生计,还盖起了新楼房。
- 李四虽然工作辛苦,但他一直秉持着“耕三余一”的原则,确保了自己的生活质量稳步提升。
- 通过推广现代版的耕三余一理念,社区鼓励居民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不忘节省开支。
- 在这次创业活动中,我们倡导所有参与者都能像古代农民一样实行耕三余一的精神,让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分词解释
耕
gēng
1 用犁把土翻松:~种(zhòng )。~作。~耘(耕地和除草,亦泛指劳动,如“着意~~,自有收获”)。笔~(喻写文章)。舌~(喻教书)。
三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余
yú
1 文言代词,我:“~将老”。2 剩下来的,多出来的:剩~。~粮。~兴。~悸。~孽。节~。~生。~荫(指前人的遗泽,遗留的庇荫)。~勇可贾(gǔ)(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3 十、百、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十~人。4 后:“劳动之~,欢歌笑语。”5 农历四月的别称。6 姓。
一
yī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