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盘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耍盘子的简介:

shuǎ pán zǐ
1.即转碟。杂技节目。也称耍花盘。演员双手各执有弹性的细竿数根﹐细竿上端各顶一个盘子﹐借腕力使之飞快转动。要求在做翻筋斗﹑背剑﹑叼花﹑单臂倒立等难度很高的动作时﹐盘子不停转﹑不跌落。

  • AI解释

耍盘子》,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非一个通用词汇,但根据字面意思和地域文化背景推测,它可能来源于某些地方方言或特定的文化习俗。这里的“耍”通常有玩弄、使用的意思,“盘子”则是指一种圆形的、边缘较高的器具,多用于食物摆放或表演。结合这两者,可以理解为一种通过手持或操作盘子进行的娱乐活动或者技巧展示。

详细解释:

  1. 文化背景:这个词可能源自特定地域的文化传统或民俗活动中,比如在一些地方的传统节日、庙会或其他社交聚会上,人们可能会看到以耍盘子为主要形式的表演或游戏。
  2. 具体表现耍盘子的具体内容和技巧多种多样,可以包括在快速转动的盘子上进行各种操作,如放置物体、完成特定动作等。它考验参与者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平衡感。

造句:

  1. 在这次乡村文化活动中,老李展示了他的耍盘子技艺,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2. 小明学着祖父的样子练习耍盘子,希望能够继承这份传统手艺。
  3. 现在是耍盘子表演的时间了,只见演员们手中的盘子如同魔法般灵活转动。
  4. 妈妈教我如何耍盘子,每次成功地将食物从一个盘子里转移到另一个时我都感到特别自豪。
  5. 每年的民俗节上都会有一项耍盘子的活动,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看。

请注意,《耍盘子》并非标准汉语中的正式词汇,上述解释及造句是基于对“耍”和“盘子”的理解进行的一种推测性解读。

分词解释

shuǎ

1 游戏:玩~。~笑。2 玩弄,戏弄:~弄。~猴。3 舞动,施展:~滑。~手艺。~手腕。

pán

1 盛放物品的扁而浅的用具:茶~。菜~。托~。2 形状像盘或有盘的功用的东西:字~。棋~。算~。磨~。3 回旋,回绕,屈曲:~旋。~桓。~剥(辗转剥削)。~曲。~亘。~郁(曲折幽深)。~根错节。4 垒,砌:~灶。~炕。5 仔细查究:~问。~驳。~察。~查。~货。~算(细心打算)。6 指市场上成交的价格:开~。收~。7 转让(工商企业):出~。招~。受~。8 搬运:~运。9 量词:一~磨。10 姓。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