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鸡的拼音、解释、组词
攘鸡的简介:
rǎng jī
1.《孟子.滕文公下》:"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后以"攘鸡"为未能及时改正错误的典故。
1.《孟子.滕文公下》:"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后以"攘鸡"为未能及时改正错误的典故。
- AI解释
《攘鸡》出自《庄子·盗跖》,是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偷了一只人家的鸡被责备后,却反问他人为什么不偷更大的动物的故事。故事通过这个小事件来讽刺当时社会中人的贪婪本性以及对行为后果的忽视和不以为然的态度。
详细解释:
- 攘(ráng):窃取。
- 故事背景:在一个叫盗跖的人问一个人为什么只偷了一只鸡而不去偷更大的动物。被责备的人反问道:“你为什么不试试偷一头牛,而不是责怪我偷了人家一只鸡呢?”这一故事讽刺了一些人目光短浅、不思进取的习性。
- 《攘鸡》的故事常用来形容那些因小失大,只看到眼前的小利而忽视长远利益或更大危害的人。
造句:
- 小张每次遇到困难就偷懒逃避,真是个“攘鸡”的人。
- 我们要吸取《攘鸡》的教训,不要为了蝇头小利而忽略大局。
- 做事不可心急,要三思而后行,否则就像那只只偷鸡的人一样,得不偿失。
-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攘鸡”思想只会让人越来越落后。
- 我们应该从《攘鸡》的故事中得到启示,不要满足于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视长远发展。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