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闲的拼音、解释、组词

防闲的简介:

fáng xián
防备约束:鲁桓公微弱,不能防闲文姜。

  • AI解释

词语《防闲》详解

防闲”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于古代文献和正式文件中。这个词由两个部分组成:“防”,指防范、预防;“闲”,在古代可能指门禁、关卡等,也可以引申为杂务、纷扰。“防闲”的具体意义根据语境不同有所变化,但在古代多指的是防止外人干扰或控制某种特定场所和事务,以确保其安全或秩序。

造句

  1. 宫殿的安全措施非常严密,不仅设有防闲人员,还安装了先进的监控系统。

  2. 为了确保图书馆的安静环境,馆内设立了防闲规定,禁止大声喧哗和饮食。

  3. 在古代,皇帝御苑往往设置了严格的防闲制度,以防止外臣或平民进入,保护皇家隐私。

  4. 学校为了维护教学秩序,特别指定了专门的防闲人员,在校园入口检查来访者证件。

  5. 博物馆采取了各种防闲措施,包括监控摄像头和身份验证系统,确保文物安全。

这些造句旨在展示“防闲”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情况。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fáng

1 戒备,预先作好应急的准备:~止。~备。预~。~范(防备,戒备)。~患未然。~意如城(指严格控制个人欲望,就像守城防敌一样)。~微杜渐(在坏事和错误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以免发展下去)。2 守卫:~守。边~。海~。3 堤坝:~堤。“以~止水”。4 抵得,相当:百夫之~(抵得上百人的人)。

xián

1 没有事情;没有活动与“忙”相对:游手好~。没有~工夫。2 房屋、器物等放着不用:~置。~房。机器别~着。3 没有事情做的时候:农~。忙里偷~。4 与正事无关的:~谈。~人免进。~话。5 栅栏。6 防御: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