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骨之疽的拼音、解释、组词

附骨之疽的简介:

fù gǔ zhī jū
疽:一种毒疮。紧贴着骨头生长的毒疮。比喻侵入到内部而又难于除掉的敌对势力。

  • AI解释

附骨之疽》是一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医学术语。在中医中,“附”是指依附、黏连;“骨”指骨头;“疽”是一种严重的皮肤或软组织感染性疾病。“附骨之疽”的意思是指病根深固难以消除的疾病,引申为比喻长期纠缠不休的问题或者难以解决的情况。

详细解释

  • 字面意义:“附骨之疽”描述的是脓肿等病症深入骨骼,很难治愈。
  • 含义延伸:在现代使用中,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问题或矛盾长期存在,反复出现,很难彻底根除。它强调了这种问题的顽固性、持续性和难以解决的特点。

造句

  1. 这个公司的亏损问题已经成为了附骨之疽,无论管理层如何调整策略都无法彻底解决。
  2. 学校的安全隐患犹如附骨之疽,一旦忽视,后果不堪设想。
  3. 贸易摩擦像附骨之疽一样困扰着两国的经济关系,影响深远。
  4. 企业内部的腐败问题成了附骨之疽,不仅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还阻碍了公司的发展。
  5. 在环保方面的问题上,如果我们只是治标不治本,那么环境污染就像附骨之疽一样难以根除。

希望这些解释和例句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附骨之疽”这一成语。

分词解释

1 另外加上,随带着:~体。~件。~带(a.另外有所补充的;b.非主要的)。~庸。~会(a.把不相关连的事勉强拉到一起,如“牵强~~”;b.组织文章、布局谋篇、命意修辞等创作活动,如“精思~~,十年乃成”)。~赘悬疣。2 同意,赞同:随声~和。~议。3 捎带:“一男~书至”。4 靠近:~近。~耳低言。5 依从:依~。归~。趋炎~势。

gǔ,gū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头。~骼(全身骨头的总称)。~节。~肉(①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②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干(gàn)。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扇~。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力(①雄健的笔力;②刚强不屈的气概)。风~(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气。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